重生84,从养鱼开始_第0203章走上台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203章走上台前 (第2/2页)

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野果阅读!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yeguoyuedu】

    也没有在水中添加任何的药物。

    难道是水库里的水的问题?

    只有在他的水库里才能繁殖,离开了就无法繁殖了?

    这也只是他们的猜测。

    他们要求这些饲养员偷偷的装些水回来。

    这些饲养员虽然是妇女,可也知道自己不能出卖老板。

    第二天一大早就跑到卢昌华这儿汇报了。

    卢昌华一听就乐了。

    他现在算是明白了,为啥这些东瀛人要跑到他这儿搞实验室,原来他们是繁育不出来啊!

    韩建华和李振国也跑来跟他说,自己的锦鲤也无法繁殖。

    卢昌华心里暗乐。

    他明白了,锦鲤是系统赠送的,至少有部分系统的血统,离开自己恐怕就会失去活性,无法繁殖下一代了。

    想明白这些,他对签订回购合同信心十足。

    养殖户现在是巴不得卢昌华回购呢。

    为啥?

    就因为这些锦鲤失去了繁殖能力,要是让外地客商知道了,谁会要他们的锦鲤?

    谁买回去不是想着繁殖一下?

    卢昌华这边一放出回购的风声,这些家伙就跑来了。

    要把现在已经成熟的锦鲤卖给卢昌华。

    “行,都拿来吧,三百一条。”

    很快附近的养殖户就把鱼都卖了。

    看着空荡荡的鱼池,还养不养?

    傻子才不养呢!

    他不是要签订回购合同吗?

    好,我就签。

    反正有稳定的回收渠道,中间一条鱼纯正一百块,十条就是一千,要是养个百十条,不就是万把块了?

    一年就是万元户了。

    来签合同买鱼苗的人都排着队。

    六月下旬,长水农场自发形成了挖鱼池运动。

    各个分场和连队都有十几二十家养锦鲤的。

    再加上最近报纸电视上的宣传,锦鲤养殖真正的在当地成为了一个产业。

    长水工商所也及时的跟进,每个养殖户都发放了个体户的执照。

    仅长水农场就有锦鲤养殖户三百家。

    其他农场的人也跑来参观取经,北宁农管局下属十五个农场,一下发展出近五千户。

    这就是卢昌华报给王瑶的数据。

    “我们北宁龙腾锦鲤市场的背后,是五千家锦鲤养殖户。我们同意提供鱼苗,由他们养殖,然后统一回购,在市场上从销售。这样就能最大限度的保障养殖户的利益,增加他们的抗风险能力。”

    台下的记者们,快速的记录着王瑶说的每一句话。

    王瑶喝了口水。

    她说了半天,也得歇一下。

    “下面是提问时间,有问题的可以举手示意。”

    吴霞坐在王瑶的身边,主持着会议的进程。

    “请这位记者朋友发言。”

    “请问王瑶总经理,这个市场是谁的?他的法人是谁?”

    王瑶笑了笑,说道:“这个市场的法人是我。”

    “跟养殖户签订回购合同的单位是北宁龙腾锦鲤市场吗?”

    “是的。”

    “他们的鱼苗也是你们提供吗?”

    “是的。”

    “我们打听到的消息是一个水库在提供鱼苗。”

    有个记者反驳道。

    “呵呵,那个水库就是属于我们市场的。”

    一下午的发布会,让王瑶很疲惫。

    晚上,卢昌华给家里去了电话,询问了发布会的情况。

    “王瑶,你做的很好,我过几天就回来了。”

    “嗯,你不在我觉得好累。”

    “没人给你做面条吧?”

    “讨厌。”

    “这几天,你抓紧在报纸上发布招商广告。”

    “嗯,知道了。”

    仅仅几天时间,北宁龙腾锦鲤市场的新闻报道就出现在各大报纸上。

    就连央视的新闻联播都出现了这个消息。

    王瑶侃侃而谈的形象出现在了全国人民的面前。

    招商广告出现没几天,市场八十个室内摊位就出租一空。

    卢昌华每天都送一趟锦鲤,他们这些商户根据自己的需求要货。

    全国各地的老板或者二道贩子都跑来市场,虽然摊位只有八十个,可每天接待的顾客都有上千人。

    再加上广大市民来逛街看热闹的,一时间,北宁龙腾锦鲤市场内外摩肩接踵,人满为患。

    因为有很多外国人来这里买鱼,王瑶就引进了中国银行北宁支行的一个营业点。

    在这里就可以存取款,也可以存外汇支票。

    一时之间,王瑶不仅是北宁的名人,还是北宁的女强人。

    这会儿,人们已经忘记了,她身后的那个男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