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雄心之舰男穿越记_第八十八章面目全非的历史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八章面目全非的历史 (第2/3页)

尤其是在火炮方面。不过历史上德国人注重的是大口径火炮的研究,小口径高炮这一项上却忽视了。

    身为穿越者的汉娜怎么放过4o毫米博福斯高炮这款经典,早在小胡子上台前,她就出钱,由克虏伯公司出面,直接参予了这门高射炮的开研究,和瑞典人共享了这门高炮的技术。

    由于德国人提供的资金和技术的加入。四十毫米博福斯高射炮的开历史上更顺利,如今这门火炮的设计已接尾声,明年一月就可以面世。私底下,德国海、6两方已将这门高炮内定为未来德国海军、6军的主力防空炮。

    为了口径统一,减少后勤补给负担和生产麻烦,相应的为6军研制的反坦克炮。其口径也被更改为4o毫米。二战德国恶名远扬,有“敲门环”外号的37毫米反坦克炮,以及37毫米这一口径,还未出现就直接从德国海、6军的编列中出局。

    另一款被提上设计开议程的小口径高炮,是多管加特林机关炮,其口径分为二十毫米和三十毫米两种,这是历史上这个时代从来未出现过的二战武器。也是汉娜为海军准备的近程防空炮。

    而大口径舰炮的研制方面,目前的德国受制于凡尔赛条约的限制,还不能公开撕毁条约直接研制新式的十五英寸以上的舰炮。但制造更大口径的舰炮需要的大型锻压机,碾压机、砸边机,轧钢机之类的机器设备,此外还有炮管用钢材加热槽、炮管镶嵌塔,炮管应力调整塔等多种大型设备都以准备就序,就等希特勒撕毁凡尔赛条约后立刻就开始研究制造。

    德国的军工科技树的展。现在已完全被汉娜控制掌握,至于空军,还未提出开预案的he51型双翼战斗机也惨遭毒手,按汉娜给出的开路线方案,重整军备后的德国空军,从一开始就将直接走单翼战斗机的路线。

    当穿越者和国家力量结合起来后,汉娜对历史的影响正变得越来越巨大。二战德国的军备正迅地脱离历史,朝“面目全非”的方向迅奔去。

    当德国的军工展正朝“面目全非”的方向奔去时,内战中的中国局势,早就因为林汉的掀桌子。已经处于面目全非的状态中了。

    1939年十月二十日,替代常凯申,在“委员长”的位置坐了一年的何应钦“何婆婆”,在内忧外患中,“鼻青眼肿”地下台了。

    内忧,是和他争权夺利的宋子文,总是在财权上卡他的脖子。和宋子文勾搭在一起的,黄埔系中以为陈诚、刘峙、顾祝同为的江浙派,在军权上对他也是爱理不理,制肘得他直想吐血。

    外患则是江西红军,前线“剿匪”战事连连受挫,江西战局正朝迅糜烂的方向展。得到林汉的支持支援,纠正历史上重大错误的红军,这一年来展极其迅。

    在被南京国民政府封锁切断长江补给线前的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林汉疯狂地朝苏区偷运了大批军火和机器设备,让缺枪少弹的红军装备大大改善不说,甚至有了初步自产子弹和迫击炮弹的实力。虽然后来南京国民政府联合英美的长江舰队严查走私,封锁了这条输血管,但切断的也只是明面上的大宗物资的运输。江西红军还是能通过“老鼠搬家”,小批量的偷运的方式得到他们无法自产的急需物资。

    迅成长的红军在清除了内部书呆子莫斯科派的不良影响后,在当年六月由守转攻。从六月中旬到九月上旬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红军在江西动夏季攻势,三个月里打了十余仗,前前后后共吃掉了何应钦手下十个师,宋子文手下两个半师,缴枪无数,何应钦手中的家当在三个月内败掉了大半,整个江西的地盘,除了九江、南昌、赣州几座大城市,以及长江沿岸的部分地区外,其余的地盘不是被红军直接占领,就是变成他们爱来就来。爱走就走的游击区。

    而深入江西“剿匪”前线的赣州之所以没有陷落,这纯粹是李润石领导下红军给|“何婆婆”挖的陷阱。如今的赣州,孤悬在匪区的包围中,就象孤岛一般,仅靠着一条随时会被切断的赣江输送补给。约两万人的“**”被红军围困在赣州城内,进退不得。

    在刚过去的九月里,为了解赣州之围。苦命的“何婆婆”联合他的盟友,控制江、浙的宋子文,凑齐了四十万大军,号称五十万,共同出兵动所谓的“第四次围剿”。

    比起原历史位面,何婆婆此番动的“第四次围剿”。其麾下四十万大军,水份更多,相互间的配合,比常凯申时期更是糟糕百倍。

    吃空饷,喝兵血,一直是民国时期除了红军外,中国各军阀势力的普遍特色。所谓的四十万大军。挤掉那些空额后,实际也就三十万人出头多一些,如果再扣掉战斗力连五的渣都不到的地主武装,民团,还乡团什么的,战斗力过得去的“剿匪”部队,也就是二十七八万左右,数量上还是比刚刚扩张到十二万的红军要多得多。

    只是战争并不是比数字的游戏。红军的十二万人。虽然装备差点,却是拧成一个拳头集体做战,而“何婆婆”手上的二十七万野战兵力,却是一盘散沙各自为战,彼此间保存实力坑队友的想法更甚剿灭红军。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对手红军在精神上和思想上,已经有了现代型军队的气象。而何应钦和宋子文的“剿匪”大军,却依旧保留着旧式“私家军”、“一次性军队”的风范。

    几十万大军的行动,远不是普通人想象中,领大手一挥。几十万人呼拉一声就全线压上那么简单。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军队沿途补给是最重要也是最头痛的难题。几十万人的军事行动,不可能集中在一条道路,一个方向上出动,光是沿途的补给问题就会把军队自己吃垮。唯一能采取的方式,也就是和前几次围剿一样的多路分进、合围合击的方针,这种战法自然也就给了红军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