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朝jian臣,你让朕怎么当千古一帝_第一百六十九章 朝中尽是些鸡鸣狗盗、男盗女娼之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九章 朝中尽是些鸡鸣狗盗、男盗女娼之辈! (第3/4页)

r>
    蔡京一会儿轻轻点头,一会儿又皱起眉头,似乎在权衡这件事的利弊。

    想了片刻后,他还是摇了摇头:“不妥。只是为了此事就大动干戈,不妥。”

    “你们可莫要忘了,掀起这谣言的初衷是为了什么。”

    听了蔡京的话,在场众人都缓缓点头,陷入了沉思之中。

    最初是为了什么?

    自然是为了那上百万亩的良田!

    是为了掀起一波强大的势头,随后反馈到朝中,让皇帝陛下在大势下服软。

    或者是让严嵩与和珅服软。

    蔡京见他们沉默,接着道:“诸位,我们的目的不是什么谣言,而是荥阳与汴州的局势。”

    “谣言只是手段和过程,不能因过程出了问题,就牵连着结果就要出问题。”

    “我们因为谣言之事齐齐上书,到了荥阳、汴州之事再齐齐上书……”

    蔡京目光沉凝:“接连如此,太过树大招风,容易引来别人的注目。”

    众党羽沉默,纷纷明白了他的意思。

    只有一直没说话的高勋此刻突然开了口:“大人,若是其他人开始进谏,那咱们是不是能跟在他们身后呢。”

    这话说的也有道理。

    毕竟这次受到影响的可不只他们而已,还有许多官员也对这些谣言苦不堪言。

    其他众多蔡党也望着蔡京,等着他的话。

    蔡京沉默了片刻,这才道:“若要一同上书,就要将先前那些散播陛下谣言的人定罪。”

    这话很直接,也让诸多蔡党官员无法反驳。

    没道理造皇帝谣的人还在逍遥法外,就要先处理造大臣们谣的人。

    “那就做好处置的准备吧。”

    蔡京又叹了口气,轻轻摇头道:“之前传的话,现在满城百姓还有几人能记得起?”

    人们的记性都是有时限的,有了这么多新的热点,谁还记得之前的东西?

    况且,和什么绿叶尚书、毛毛虫之类的东西比起来,皇帝从荥阳运金银财宝的事情实在是太平平无奇、太老套了。

    百姓们可能已经听过无数类似的谣言,又怎么及得上前者新鲜刺激?

    “就算不处置,若真有其他官员齐齐上书之事发生,我们反倒成了他们的绊脚石。”

    蔡党官员们反应不一,但大多还是轻轻点了点头。

    “蔡大人所言极是。”

    高勋笑着点了点头:“之前下官等人都被这谣言之事迷住了心神,多亏蔡大人临危不乱,指点迷津。”

    “当真是下官们的定海神针啊!”

    蔡京嘴角扯出一抹笑容:“定海神针之说还是过了……”

    “不会过,不会过。”

    “是啊,蔡大人完全当得起!”

    “蔡大人痛陈利弊,当真如醍醐灌顶啊……”

    在一众马匹声中,蔡京的心情终于好转了几分。

    当然,这也和看到谣言终于要平静的希望分不开。

    蔡京等人的谋划很是顺利。

    两日后的朝会上,果然有人再次提出了查禁“小草书”的事情。

    但今日的首倡之人出乎了蔡京党羽的预料,出乎了李乾的预料,也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因为他是魏征。

    乾阳殿中,晨光熹微,一根根大红的盘龙柱投射下阴影。

    魏征出列在前,一身大红官袍,腰背笔直,手持笏板,朗声道:“陛下,如今因这些谣言,城中百姓人心浮动,甚至有人不事生产,专门摆弄这些所谓的‘小草书’。”

    “民心如水,民动如烟,还望陛下重视此事,臣以为此事或许有他国jianian细暗中作祟,此事不可不防!”

    魏征一脸严肃拱手道:“如今百姓皆以为朝中的大臣都是一肚子的鸡鸣狗盗、男盗女娼,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

    大臣们差点要晕死。

    你踏马能不能说点好听的?

    什么叫一肚子鸡鸣狗盗?男盗女娼?

    李乾也是一惊,心说是谁把这么大的机密泄露出去了?

    什么?

    原来是我自己啊,那没事了!

    眼下满朝大臣,无论是谁说要禁止谣言,他都会不屑,但唯独魏征说,李乾不会生气。

    因为之前蔡京那些王八蛋造他李乾的谣时候,魏征也曾经站出来制止过,还说要若刑部不敢审,大可将此事交给御史台来审问。

    只不过三法司虽名为三法司,但实际上审桉子的活计主要还是由刑部或者大理寺来做的,御史台在其中还是监督作用。

    当时那几个桉犯被刑部牢牢把持在手中,别人根本就很难插手。

    所以魏征努力一番后,还是失败了。

    但李乾还是记着了他的好,所以魏征说完后,李乾并没有着急说话,而是缓缓点着头,望着其余的诸多大臣。

    李渊也突然站起身来,拱手道:“陛下,臣以为此顽劣之风不可长!”

    “百姓借此时娱乐消遣本事好事,陛下体恤生民,亦乃仁心之举,也是好事。”

    “然此事却被有心之人利用,抹黑朝廷,为非作歹,此乃祸乱之始也!”

    李乾望着这位被抹黑的不轻的皇叔,多少也是有几分心虚的。

    他最初只是小小的造个谣,没想到那个谣的威力有点大,直接把李渊拉进了“草书三侠”的位置之中。

    想必这货最近也很憋屈吧?

    随着李渊开口,其他被小草书害苦了的官员也开口发声,一个劲儿地痛斥这玩意儿的害处。

    “陛下,此事有百害而无一利,还望陛下查禁此事!”

    “还要将幕后屑小抓出来,说不定此人就是元国的jianian细!”

    “陛下,不严惩这种在幕后上蹿下跳之人,我大乾的威严何在……”

    一个个穿着绯袍的大臣们吹胡子瞪眼,这么多天的憋屈,似乎终于找到了发泄的渠道。

    就连向来不喜欢说话的京兆尹王缙这次都开了口,忍不住痛斥那些无良的小草书。

    他王大人对于佛祖可是很虔诚的,怎么可能有什么尼姑的事儿?

    不可能,根本就是空xue来风!

    蔡京的一众党羽亦混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