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密谋,暗流汹涌! (第2/2页)
是自家的孩子,早就抡起手掌,大耳刮子抽去了。 可对方是皇太孙,是监国,再看不惯也只能忍着。 此际听他这一提起,顿时觉得太有道理了。 “自以为聪明盖世,恃才傲物,却懒惰异常,不愿脚踏实地的干活做事,余窃以为,这个判断非常准确。” 黄子澄轻轻点头,表示赞同。 若朱允是他的学生,早就狠狠教训了。 不管你多高的才华,多强的本事,首先得守规矩,一举一动,都要符合“礼”制,怎么能任性胡来呢? “他想出设置咨政处的主意,也就是为了让自己好偷懒。” “对!” “对!” “我们趁此机会,掌控朝局。” “陛下可还在呢?” “谋全局者谋一地,谋万世者谋一时。我等当在此时,为日后做好准备。” “是啊,陛下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未雨绸缪,方是正道。” 齐泰仍感不安,道:“我总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太孙殿下懒惰不假,但聪慧亦是事实。” “我等能想到,他未必想不到。” “我总感觉,此事有点像一个坑。” “莫要像上次立储一样,将我们又耍了吧。” 众人顿时都不言语了。 一个个陷入了苦思之中。
与朱允打交道多了,也领教过他的厉害,不得不让他们小心起来。 “最重要的事,还是咨政处的人选上面。” 黄子澄道:“此事是陛下乾纲独断,我等难以插手。” “还有那群武将勋贵,他们很难入主咨政处,恐怕会极力反对此事。” 进咨政处批阅奏章,无疑必须要有很高的文化水平。 否则,刚是看那些奏章,都能将人看晕。 武将大部分是大老粗,普遍没有太高的文化,也就难以进入。 “虽说人选是陛下确定,但若是我等一起举荐的话,陛下也不得慎重考虑。” “明日在朝堂上,诸位一定要紧紧抱团,同进共退。” “不错,只要我等不自乱阵脚,齐心协力,设置咨政处的事,就能掌控在手中。” “还是须要好好想出一个章程呢,明日到底该如何应对?” 一众官员激烈讨论起来。 一名官员道:“依我之见,朝廷官员虽然,但论资历,论地位,论身份,有资格进入咨政处的人,其实不多。” “若不用我们的人,他也将无人可用。” 另一名官员摇头道:“太孙殿下行事,素来不守规矩。” “就比如说开设军事学堂,训练新军,听闻都没有从军中调任何一个有经验的将军来主持,反而用了一名叫郑和的阉人,也不给士兵置办盔甲,弓箭,只训练什么火枪,这不是胡来吗?” “还有编纂洪武大典,不用威望高,声名远著的大儒主持,反而用了一名僧人,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至于设置什么技术研究和制造局,给一群工匠封官,更是荒谬至极。” “我就怕到时候咨政处的咨政大臣人选,也是如此。” 此言一出,大家顿时都微微色变,一个个沉默不语。 “不能由着他任性胡来。” 黄子澄道:“你说的几件事,都是我等做的退让,所以才由着他。” “但咨政处非比寻常,远非军事学堂可比。” “明日如若公布咨政处设置办法和相关的人选,大出意料之外,我等一定要同进共退,阻止此事发生。” “不错,只要大家团结一心,但一定能行。” “好!” “好!” “誓死共进退!” “此事还是要细细商量,定下策略,诸位再去联络朝中各路人马。” 他们的声音,渐渐越来越低。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