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_第一百五十六章 两全齐美的法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六章 两全齐美的法子! (第2/2页)

写信给郑和,苏州去多少人,松江收多少。除了管吃管住之外,还会按日算工钱。”

    以工代赈。

    这是朱允的解决办法。

    魔都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金钱和人力。

    苏州百姓无粮,吃不肚饱子,那就都去建设魔都。

    不仅能吃饱肚子,还能解决历年积欠的税赋钱粮。

    对他来说,则是解决了魔都建设急需的资金问题。

    大明户部的收支情况,他大致清楚。

    国库里面实在挤不出多少钱来。

    北方战事要钱,他办新军,办造船厂,办技术研究和制造局,乃至编纂洪武大典……都要钱!

    虽然通过加征商税,稍微改善了一下大明朝延的收入。

    但支出也同样是扩大了不少啊!

    他要做的事,每一项都是无底吞金洞。

    大明的税赋,有很多种类。

    除了要交的粮税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项,便是徭役。

    即征发老百姓去干活,但不付工钱,连吃饭都要百姓自己解决。

    有明一代,赋税并不算重,可徭役很重,百姓不堪其负。

    建设魔都新城,若是再大规模征发百姓,加重其徭役的话,就会是一个巨大的悲剧了。

    类似的例子,在历史上诸多重大工程建设中,屡见不鲜。

    如大运河,如长城……甚至元末修黄河大堤……

    但朱允早已决心,革除这一弊病。

    魔都新城的建设,全部采用雇佣劳力的方式,提供粮食,给付工钱。

    这也是为以后魔都的商品经济奠定基础。

    给将来的发展,树一个榜样。

    苏州欠税的事,正中他的下怀。

    反正本来就是欠缴的税,没收上来,户部也不损失啥。

    用于建设魔都新城,算是物尽其用了。

    不仅是收上来的这些银两钱粮,还有历年的积欠。

    那些只是官府账簿上的一个数字,实际就是收不上来了。

    蓝玉在苏州大动干戈的追查,也只有追缴了一部分。

    剩下的是基本不用指望的。

    可让他们做工代替交税就不一用了。

    这与服徭役的性质不同,不用他们自己带粮食,不担心没饭吃,反而能折算工全。

    虽然这笔钱用于抵扣欠朝廷的税赋了。

    但大多数人,还是希望能还上的。

    也免得官府年年催缴,甚至动不动就上门拿人。

    如此一来,苏州百姓得以活命,魔都建设需要的资金,人力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两全齐美。

    刘翰墨喜出望外:“下官替苏州百万百姓,谢太孙殿下厚恩。”

    朱允淡淡笑了笑,道:“苏州百姓,亦是大明子民,孤身为储君,自当爱民如子。”

    “你今日所言的苏州赋税重担之事,孤心中自有计较,只是眼下时机还未成熟。”

    “不过,孤可以许你一个权宜之法。”

    刘翰墨闻言,双眸骤然一亮。

    虽然朱允以工代赈的法子,解决了苏州暂时的困难。

    可赋税难题不解,苏州的未来仍然堪忧。

    “还请太孙殿下明示。”刘翰墨拱手弯腰。

    朱允站了身来,踱着步子,道:“朝廷每年收苏州多少税赋,总额不许减少。”

    “孤决意开海禁,设税证,许百姓经商,不受户籍所限,皆是为了刺激商业发展。”

    “苏州本就是东南商业中心,重商之风素来浓厚。”

    “孤可以许,只要你能让苏州商贸更繁荣昌盛,从商贸中所征的税收,能大幅提高,那苏州的田赋,便许可相应减少。”

    “若是苏州所征之商税,能超过田赋。则苏州所有田地,皆可免税。”

    朱允声音落下。

    刘韩墨抬头,双眸中布满难以置信之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