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六章 舆论的力量!另有所谋? (第1/2页)
第186章舆论的力量!另有所谋? “除了宣讲朝廷的政策,发布朝廷的规章之外,报刊最重要的是掌控舆论,为此,必须设立记者的职务,去进行采访报道。” 朱允的话让姚广孝再度懵住。 记者? 那是啥玩意儿? “报纸上讲一件事,通常有两个角度,一是直接说理,说明情况,但这样很枯燥无味。” “第二则是讲一个小故事。” “比如说,你听过二十四孝的故事吗?” 姚广孝微微疑惑,想了想道:“太孙殿下说的,是郭守正所编的《全相二十四孝诗选》吗?” 朱允也是怔了一下。 这才反应过来。 二十四孝的故事,应该成书就是在元明时期。 大致是元朝? 但就算是在大明之前,因为这个时代的信息传递很慢,一本书从出版到广为传播,中间可能经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故而,恐怕在这个时代,二十四孝的故事,还不是特别的广为人知。 也就是姚广孝博揽群书,才曾经读过。 他心中暗觉汗然。 也怪自己前世好读书不求甚解,全然不记得那些作者的年代,才会如此。 幸亏姚广孝还知道,二十四孝成书还是在元朝。 若是成书在大明中后期,他现在提出来,就要闹出一番笑话了。 心中这般想着,脸上却是十分认真,不露半分。 落在姚广孝眼中,顿时惊叹不已。 太孙殿下不过才七岁而已,怎么不仅知道罗贯中,看过三国演义,连郭守正的二十四孝都这般清楚呢? 就算是从娘肚子里就开始读书,也不能吧? 只能说太孙果然生为天人,非凡夫俗子所能及。 “正是!”朱允很好的掩盖了自己的窘态,道:“虽然孤对二十四孝上许多故事,皆不以为然,其中胡编乱造甚多,但这种故事形式,却是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 “咱们要派出记者,去采访民间的百姓,挖掘生活中的人物和故事,进行报道。” “对于杰出的人物,进行公开的表彰。” “对于罪恶,严厉批判。” “对于地方官府种种不作为,豪强欺压百姓之事,都公之于报刊,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 姚广孝听着,眼内骤然一亮,猛地一拍大腿道:“好主意啊!好主意啊!” “记者,记录采集民间之事者。” “如此一来,百姓若遇不公之事,也可以找记者进行报道,相较于去官府打官司,却是方便太多。” 但他这话一出口,朱允连连摇头。 “不可。” “记者只能报道事情,不能代替司法审判。” “不过,对于欺压瞒下,故意不作为之事,可以将其揭露。” “但有一点,必须要注意。” “报道的目的是为了引导社会风气,批判黑暗,扬善惩恶。” “所报道的内容,要严格把关,注意舆论的导向。” “绝不能放任那些文官清流,世家豪门,在其中安插人手,混淆是非。” “这一点,千万要防。” “报刊的内容报道,一定要牢牢把关。” 他要将报刊做为自己的舆论工具,就要防止那些清流染指。 笔杆子很重要,与军权相比,也毫不逊色。 可以说,谁掌握了舆论,谁就掌握了这个社会的发展方向。 他要推动大明走向新时代,让老百姓接受新思想,新技术,舆论宣传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请太孙殿下放心,贫僧一定会将报刊办好。” 姚广孝听朱允说了这么多,心中已经有了不少想法,恨不得马上就去做。 两人又商议了一番,最后终于定稿。 接下来,就要付之成文即可。 招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