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治理天下的根本!举荐燕王! (第2/2页)
> 归根结底,是这个时代的人,还有着深入骨髓的特权思想。 老子都当官了,老子都是朝廷勋贵了,老子是皇亲国戚,骑在你头上拉屎又怎么了呢? 你还不服吗? 而一般的普通老百姓,也就忍气吞声了。 二来嘛,虽然有上告的规定,但以民告官,哪怕是告一名没有品级的衙役,也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告状的成本非常高昂。 高到普通百姓难以承受。 如果是越级起诉,那更是不管有理没理,先打一顿板子再说。 故而,除非被逼得走投无路,否则,他们根本不会去告。 说白了,制度的设置,就是只有重大冤屈,才允许你去状告官员。 一般的委屈,老百姓就应该忍着,这才是顺民。 百姓监督司的存在,则有点像后世的举报热线,随时都可以去告,没有任何成本。 而且,百姓监督司还是分开独立的机构,不受地方官府的制约。 通过严格的内部控制,杜绝他们与地方官府勾结的可能。 这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但可以让官员和胥吏都夹起尾巴做人。 事实上,也让他们当中的好人,有了不被裹胁的底气。 让社会风气好转。 如若不然,在那种环境之下,任何官员和胥吏都改变不了什么。 更进一步的治理,则需要时间的积累。 “你也无须奉承孤。” 朱允笑道:“说起来,设置税务司之事,已迫在眉捷。不过,税务司非同小可,孤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主管人选。” “老和尚,你可有什么人推荐吗?” 财政和税务必须分开。 像现在都由户部一手抓的情况,急须改变。 而且,在朱允的设想中,税务司将是一个极其强势厉害的机构。 就如同后世的鹰酱帝国的税务局一般,无孔不入。
还有一条,那便皇亲国戚,勋贵功臣都要与平民百姓一样的交税。 现在仅仅只限于商税,将来也是会扩张到田税以及其他所有的税种。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以反土地兼并为要务。 但另一方面,却又给予官员和贵族不交税的特权。 这就是南辕北辙了。 交税的怎么和不交税的竞争呢? 竞争不过,可不就得被兼并吗? 那还怎么反土地兼并? 故而,历朝历代,这个问题近乎无解。 真的没有聪明人看透这一切吗? 当然不是! 只不过,掌权的是贵族和官员啊! 天下哪有自己向自己开刀的道理呢? 所以,反土地兼并的口号喊得很响。 但对于根本问题,却视而不见。 皇帝哪怕心知肚明,因为要依靠官员和贵族治理天下,也只能听之任之。 但朱允却决心解决这个问题。 税务司的成立,将直指这一点。 当然,他不会太过于冒进。 毕竟,老朱还活着,还需要他老人家的支持。 田税和其他税,不能着急。 但仅仅是现在的商税,税务司监管,也刻不容缓。 不然的话,朱允相信,如今因欧阳伦和赵勉之死,而一时害怕,惊恐交税的皇亲国戚,武将勋贵,很快又会找到新的逃税之法。 作为一个穿越者,他深信这一点。 治标之法,终究不能治本。 但这样一来,税务司的主管人选,就极为关键。 这个人,不仅要有足够的才能,还要铁面无私,要不惧任何皇亲国戚,武将勋贵的压力。 之前自杀的户部尚书赵勉就是前车之鉴。 他之所以敢贪污受贿,一方面与自身的品质有关,另一方面与他那个贪得无厌的老婆有关。 更重要的是,他身在局中,拒绝不了皇亲国戚和勋贵功臣的施压。 如欧阳伦这样的让他开一文钱的缴税文书,他不得不开,不敢不开。 给这些人开了,便会着给自己也捞。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破窗效应”。 反正不管怎么做,都是违法了。 为何不给自己捞呢? 于是乎,赵勉就这样一步步越陷越深。 税务司总管要承担极大的压力,非一般之人能够胜任。 在朱允看来,有些人没有能在青史留名,或许只是时运不济。 但能力才华,都无问题。 不过,他自问也没有神明之眼,能一眼将人完全看穿。 所以询问姚广孝。 听到朱允的问话,姚广孝沉思了许久,方道:“税务司主管之职,非是小可,寻常人胜任不了。” “举贤不避亲,贫僧倒是有一个人选,向太孙殿下推举。” “只是还望太孙殿下,不要以为,贫僧有任何私心。” 朱允哈哈大笑,道:“老和尚,你尽管说,孤又岂会怪你。” “好!” 姚广孝道:“还有一条,要起用此人,非得陛下同意不可,太孙殿下能不能做到,还需深谋。” 朱允笑问道:“莫不是犯了什么重罪,被谪贬之人?” 有这样的人物,也不足为奇。 被贬之后,一生郁郁不得志。 空有才华而无施展之地。 朱允也相信,历史上这种被埋没的人才很多。 “那倒不是。” 不料,姚广孝倒是摇了摇头,道:“只是此人的身份非同小可。” 接着,他正色道:“税务司主管人选,贫僧向太孙殿下举荐燕王朱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