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千古未有之事!咱听你的! (第2/2页)
一举两得。 除此之外,老百姓有了钱,才会去购买东西,还会极大的刺激商品经济的繁荣。 再有一点。 因为要服徭役,在实际上就对老百姓进行了人身限制。 很多徭役是不允许交钱抵役的。 百姓必须留在原籍,不能离开当地,否则,就是逃役。 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往往是相辅相成的。 限制了人口流动,实际上就限制了经济发展。 第五点,不用服徭役,老百姓的负担会大大减轻。 大家都会对朝廷感恩戴德。 这是收买民心最好的办法。 第六,徭役由地方宗族负责。 所谓皇权不下县。 官府依靠地方宗族来治理,分配人员服徭役。 这又造成了地方宗族的权力过大。 一方面不利于国家的治理,另一方面也对底层百姓形成更大的欺压。 不用服徭役,宗族的权力,就会大大削弱。 而且,因为免费的徭役人员,是地方宗族负责召集,他们也就同样负责管理。 包括很多日常事务。 受人管,听人令。 这些人受地方宗族的管理,自然也听从地方宗族的命令。 如此一来,造成地方宗族坐大,国家管理乏力。 一旦这些人变成领国家的俸禄,由国家负钱,那就是“公务员”。
只听国家的命令,而不听地方宗族的指挥。 皇权不下县的局面,就会得到彻底的扭转。 基层的治理,将有改头换面的变化。 治理国家最重要是县治。 县治又以吏治为要。 可如果那些“吏”,绝大部分都是没有编制,不拿薪水报酬,不受朝廷管辖的人,又如何治理? 天子与胥吏共治天下,这不是好事! 封建王朝的官府机构是非常精减的。 但临时性,征发来的人,又太多了。 第七点则是大量的钱投入到国家建设当中,会极大的刺激国民经济的发展。 由此形成新的利益集团,又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统治。 还有一点,通过大规模建设工程并且支付报酬,又起到了赈灾的作用。 走投无路的百姓,只要愿意出力,就不用担心吃不饱饭了。 至于花出去的钱太多…… 经济一旦发展起来。 征收的税,就能完美覆盖,根本不用担心。 …… 如上种种,废除徭役的好处极多。 故而,现代国家,除了服兵役仍是义务制的外,基本上都没有徭役这个概念。 事实上,即使是义务兵,大多数也是名义上的义务,国家仍会支付不菲的报酬,以及从各方面给予好处。 朱允将废除徭役的好处,细细与老朱说了一遍。 老朱听得似懂非懂,但至少有两点听明白了。 一是废除徭役能切实减轻老百姓的负担。 二是朝廷有足够的钱,能支付得起。 “你可要想清楚了,开弓没有回头箭。” “虽然国库里面的钱粮很多,但一旦废除徭役,朝廷的开支,也会激增。” 老朱还是不太放心。 这可是千古从未有过的事情。 一旦下旨,必定天下震动。 “孙儿早就算清楚了,徭役废除后,税收会大大增长,足以覆盖开支。” 朱允却是信心十足。 “废除徭役,废除徭役……” 老朱喃喃自语,仍有些犹豫不决。 “皇爷爷,请相信孙儿,下旨废除吧。”朱允恳请道。 “也罢。” 老朱端起酒杯来,一饮而尽。 “治理国家,井然有序,大明欣欣向荣,如今钱粮众多,百姓称赞,足见你的治理能力,还远在咱之上。” “你有如此之心,又这般爱民如子,既已下定决心,咱有何不许的?” “那咱便降旨,从明年开始,大明废除徭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