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来自老朱的警告不对劲! (第1/2页)
第210章来自老朱的警告……不对劲! 老朱的瞳孔,骤然放大。 不是说不行吗? 再让他们继承王位,那后面的问题,又该怎么办呢? 那样王位不还是会膨胀,直至朝廷供养不起吗? 封在外地不行,召回京师就行? 老朱有点凌乱了。 “你快说说,这又是为何?” 他连忙追问道。 “很简单,让他们去办事,赏赐有功之人。” 朱允道:“亲王的后代,若想承袭王位,那便要为朝廷立下大功,再下旨特赏,便可格外开恩,封为王爵。” “后世子孙,若再有大功,则仍能封王,否则,便仍然降等。” “如此一来,宗室亲王,便不能怨朝廷寡恩。” “唯有自己不甘堕落,力争上游,方可保亲王之位。” “国家亦不致负担不起宗室负担,而陷入危机之中。” “但有一点。” “要让他们立功,就要给他们机会。” “若是在封地之上,则唯有赋予更多的军权,让其立下军功。” “但如此一来,藩王势必掌握重兵,形成尾大难掉之势。” “唐朝藩镇割据之殷鉴,不远矣。” “故而孙儿以为,不如将所有藩王都召回京师,不再封地,而是根据其才能优劣,授予差事。” “一则一家人不致于分离四方,常年难以团聚。骨rou亲情,方不会太过疏远。” “二则朝廷之中的紧要职务,亦可由朱氏宗亲担任,不落外人之手,有助于江山稳固。” “三则也给了他们立功寻赏的机会,使皇室宗亲,不致坐享其成,腐败堕化。” “皇爷爷以为如何呢?” 他干脆一口气说完。 如果是以前,朱允不会说这么多。 只会点到为止,尽量诱导老朱自己往这方面去想。 但随着与老朱打交道越来越多,他渐渐发现,自己这些小心思,都瞒不过老朱。 与其让老朱认为他自作聪明,还不如更加坦城。 老朱低头思索。 “儿之言,委实有理。咱只是担心,他们都回到京师,难免有异心,与大臣勾结,生出叛乱啊。” 这是他分封诸王最大的初心。 都是自己的儿子,手心手背都是rou。 儿子们大了,心思就都不一样了。 大家谁不是朱氏子孙? 你能当皇帝,为啥我不能? 老朱实在不愿意看到大明,再发生唐朝那样的玄武门祸事。 因而,将儿子们都封为藩王,天各一方。 不在朝中,靠地方势力,就很难与中央相抗衡。 不仅如此,老朱对于大臣们私下与藩王见面,都是非常忌讳的。 一再告诫,朝中的高官,不得随意与藩王相见。 历史上,立了不少军功的冯胜,就是因为私下会见藩王,而被老朱赐死。 将藩王都召回京师,老朱实在不放心。 “皇爷爷。” 朱允劝谏道:“宗室亲王会不会酿成祸事,与他们在不在京师,并无太大的关系。” “所为者,在于帝王如何制衡。” “昔日秦王李世民功高盖世,即令没有皇子的身份,以他的所立下的战功,以及他在军中的威望,来一场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也不是难事。” “李渊不通制衡之道,夺天下又全赖李世民之功,又不愿立其为储君,终成惨剧。” “故玄武门兵变,看似是皇子们相争,实则是权臣之争。” “与亲王是否在京师,并无关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