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宫廷之变,安庆公主! (第3/3页)
在朝中耕耘许久,不说故旧门生满天下。
但也绝不是他区区一个杨士奇可比! 杨士奇无奈起身。 解释道:“在下不是这个意思。” 本就因为处理政务疲倦的身躯越发疲倦。 可他却并没有一丝退缩。 面对几人的威逼,一步不退。 “不是这个意思,那敢问杨大人,是几个意思?”一位七老八十的咨政大臣站出来嘲讽道。 指着自己苍老的身躯。 语气软了下来:“杨大人尚且年轻,便在这文华殿中过一夜,吹吹冷风也无甚关系。” “但还请杨大人可怜可怜老朽。” “这一夜待下来,怕是要不了多久,杨大人就见不到老朽了。” “莫非,这是杨大人想要看到的?” 对方试图动之以情。 可惜杨士奇却软硬不吃,歉意的拱了拱手:“抱歉。” “但为人臣子,心中所念,便不该只有自己!” “若为江山社稷,为大明天下,便是舍此身躯又有何妨?!” “万一就因为尔等归家之事,导致京师有变,尔等可担得起这个责任!” “担得起这个骂名?!” “他日青史之上,留下的也只会是污名!” 杨士奇果真不愧为宰辅之才。 在这文华殿中,一人敌众,竟然毫不落下风。 几位咨政大臣张了张嘴。 想要反驳几句,可却发现自己实在是无言以对。 但杨士奇的话却还没有结束。 “并且,此时夜深,早已过了宵禁之时,本就不该肆意走动,尔等身为朝中重臣,却要擅出宫门,岂不是知法犯法?!” “更何况,宵禁自上古便有之。” “《周礼秋官司寇》记载:掌夜时,以星分夜,以诏夜士夜禁,御晨行者,禁宵行者、夜游者。” “尔等身为儒家士子,当谨记圣人之教诲,。” “子曰:克己复礼!尔等难道都忘记了吗?!” 孔子一生,都在致力于恢复周礼,而孔子作为万世之师,此言一出,杨士奇顿时就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上。 几位咨政大臣全然不敢反驳。 否则便可能落下不尊至圣先师的名头。 在这儒教盛行的年代。 一旦落下这个名头,终其一生,也难逃骂名! 仕途更是全无! 还会被清流追着狠狠地骂一辈子! 这是何苦来哉? 先前那个七老八十的咨政大臣也默默闭上嘴,不敢多言。 相比之下。 他还是宁肯在文华殿中过上一夜。 累一点就累一点吧。 总比落下骂名要好些。 众人被杨士奇说得无言以为,纷纷不再言语,杨靖也松了口气。 他本就不愿同意,只是被众人逼迫。 现在杨士奇将众人说服,这件事也算是顺利解决了。 眼见气氛有些沉闷。 杨靖再度站出来,充当和事老:“士奇所言甚有道理,大家且就在文华殿中过夜。” “太孙殿下外出,我等留宿宫中,本就是为防有突发情况,留在咨政处,也好随时处理。” “此皆是诸公拳拳报国之心,秉公办事之意,忠心可奖。” “若是此刻出宫,夜间发生了意外,那便好事办成了坏事,反而不美。” “出宫之事,切莫再提。” 众人只得称是,转身坐下,该打盹的打盹,该看书的看书。 文华殿中,又恢复了平静。 杨士奇见状,心中也安定了下来,希望今夜不要再有什么幺蛾子了吧。 今夜……着实漫长啊…… 可人就是如此,越是不希望发生的事情。 就越是会发生…… 就在这时,一道尊贵华丽的身影却走了进来。 单单只是站在那里,便感觉贵气逼人。 身着彩绣,头戴朱钗,冷着一张脸,让人不敢直视。 来人不是旁人。 正是安庆公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