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棒与甜枣!要改革田税! (第2/2页)
br> “不过七叔你终究是犯下了大错。” “就先在府中反省三个月,日后再帮孤处理其他事务吧。” 朱允践行了自己的承诺,没有真的给齐王什么实质处罚。 齐王心头也忍不住松了口气。 但随之而来的,则是一阵气愤,朱允轻拿轻放,将此事轻轻揭过。 这岂不是在他心中,自己根本就不是什么麻烦? 想到此处,齐王忍不住攥紧了拳头,对朱允更加恨之入骨! 朱允自然也看到了齐王的动作,从上方俯瞰下去,所有人的动作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但朱允并没有拆穿。 齐王想的没错,他就是没把齐王放在眼里! 在确定了对齐王的处置后,朱允又处置起了其他藩王。 “五叔,六叔,十二叔,你们三人将钱退回国库,若是不够,便为朝廷办事来抵。” “五叔素来喜爱医术,正好孤打算新编一卷医术,可来帮忙。” “十二叔才智过人,便接任七叔的职责,全权主管修建国道一事,孤要在明年之前,看到每个行省至少有一条国道相连!” “至于六叔,正好孤还有一件事。” “便由你去做吧。” 朱允将每个藩王都安排了一件事去做。 毕竟他将藩王召回京师,就不能让他们闲下来,免得他们在暗地里搞东搞西的,还要浪费精力提防。 还不如放到眼皮子底下看着。 也简单些。 而且经过齐王一事之后,想必他们做起事来,也不敢像齐王一般胆大妄为。 肆无忌惮! 趁着方才立威,朱允赶忙说出自己准备做的下一件事。 统一田税! 早在当初平定倭寇,路过苏州府时,朱允知道如今大明各地田税不一,特别是对于苏州府进行打压,就有了这样的想法。 只是当时的他,根基不稳。 内里更是有朱允和朱允在和他作对。
所以没办法放手施为。 如今格局初定,也是时候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改变大明了。 “孤打算统一全国田税,并且尽量减少田税,减轻百姓的负担。” “此事尽管复杂,但尔等务必拟出一个章程来。” 统一田税的事情并不简单。 反而十分复杂。 里面牵扯实在太多。 但就算复杂,也要做! “尔等多多思虑,将诸多可行的意见写成奏章,交到咨政处,孤会一一查看。” 统一田税,特别是统一苏州府的田税,里面有三大难点。 苏州府中的田,多数为官田,百姓不仅要付官府租田的钱,还要承担赋税,最高能比私田多出几倍乃至十倍! 要平衡官田和私田的税赋,这便是其中一大难点。 其次,苏州府中的田,有不少私田是免税的田! 根本就不交税的田! 明朝士绅免税的滥觞起于洪武朝,士绅只要有京师的功名在身,便不用交税。 对于这些免税的田,如何能做到统一田税? 其三,苏州府地处江南,自古便是富庶之地,而如陕西布政使司等地,时常受灾,粮产不足。 若是江南和西北统一赋税,未免增大了地区之间的不公。 所以统一赋税之事,难点重重。 颇为困难。 但这件事又偏偏去做,必须解决。 均田税,无论对于百姓还是朝廷而言,都是一件好事。 大明的田税不能继续这么混乱下去! 苏州府的百姓也不能持续承受如此重的赋税! “此外,孤打算成立一个宣讲团,就由六叔你来担任主管。” “替孤四处下乡,宣讲田税政策,让天下人皆知此事。” 这也算是给楚王没事儿找事儿做了。 反正楚王向来奢侈,送他下乡去锻炼锻炼,改造改造,说不定回来的时候,能有另一番面貌。 而且下乡宣讲,也十分有必要。 朱允为百姓做了那么实事,总得让百姓都知道吧? 宣讲团以戏剧的形式到处宣讲,不仅能让盲目无知的乡下百姓不被蒙蔽。 更是能够让百姓感恩朱允所做的一切。 巩固统治。 所以从哪方面来说,都算是好事一桩。 但下面的群臣却有些犯难了。 宣讲团的事情,他们当然不会反对,毕竟这个东西又和他们没多大关系。 可统一田税…… “这……太孙殿下,当初田税制度乃是陛下亲自制定……” “如今要更改,是否应当询问陛下的意见?” 太孙方才立威,百官不敢直接反对。 只敢拐弯抹角的表达自己的意见,毕竟此事颇难。 谁都不好搞定。 群臣也没什么办法。 而且统一田税,这私田的税能和官田一样吗?那些本来免税的田,要不要重新收税? 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是让人头疼! 并且当初制定田税的时候,可是老朱亲自制定的! 百官着实不想惹恼老朱。 到时候又搞得血流成河,人头滚滚! “放心,此事孤自然会征得皇爷爷的同意。” “尔等只需要cao办便是!” “莫问太多!” 朱允态度强硬,群臣也不好再说什么。 只得点头同意。 准备下去商议个章程出来。 可心中却是忍不住为之一惊,对朱允越发尊崇。 看这个样子。 陛下当真是让太孙殿下放手施为了啊! 现在的大明……只怕是老朱都不太想管了,全部交给太孙来管。 这样说来……太孙简直与皇帝无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