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财政危机!出征倭国! (第2/2页)
。” “你办事的能力。孤倒是放心。” 但上面的账目管理也很重要,如果一旦出错,可能就会出现一笔谁也说不清楚的糊涂账。 着实让所有人大吃一惊。 要知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这可不是吹牛。 “二则倭寇入侵,给大明造成了甚多损失,听闻倭国境内露天银矿甚多,孤打算找他们讨一讨账!” “孤还是得把握好其中的量才行,否则在有心人的鼓动下,稍有不对,这恩也变成了仇!” 只有让人又感激,又害怕,才是真正的皇帝! 朱允要走的路还很远…… 军务处一众大臣虽然向来主战,不止一次催促朱允趁着现在财政充裕发兵。 “私田占比不高,支出不大。” 朱允也不可能把这个损失让百姓承受。 所以现在大明的国库是真真正正的前所未有的充盈!国库的银子用堆积如山来形容也不为过! 但土改却是真正的耗钱大户! 讲述道:“禀殿下。” “好了,你继续去暗地里盯着百官吧。” 郁新整理了一下措辞。 “如果想要完成整个大明的土改,又需要多少银子?” 不过当时蓝玉、徐辉祖等人并没有在意。 每个人的关注点都放在大明境内,可太孙殿下竟然在此时,将目光放到了倭国身上。 说一不二,霸气尽显! 随后他又将目光放在了郁新身上。 “且如实说来看看,国库的银子,按照现在的情况,能不能支持下去,直至完成应天府和苏州府的土改?” 因为他所做的这一切,也不过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跟在伟人的身后践行已有之事而已。 可见其能力着实过人。 而是开始思考起了里面的利弊。
郁新非进士出身,乃是以布衣人才征之,洪武二十一年起,只不过几年的时间,便已经到了户部右侍郎一职。 毕竟……他们需要的炮弹是真的很耗钱啊! 徐辉祖心直口快。 早朝。 “现在算算日子,应当已经到了鸡笼,甚至有可能已经在返程的路上。” 郁新的能力的确毋庸置疑,就算是老朱对他也是交口夸赞,否则也不可能以布衣出身,却在几年的时间内就任职户部右侍郎。 蒋发自肺腑的说道。 还有几百万两白银的商税,加起来一千余万两。 “若是陛下知道殿下这般想,想必也能更加放心了。” 之前发行国债,印钞所得的银两虽然多,如果说按照大明正常的情况,用个几十年都不一定能用完。 既然老百姓需要信心,那朱允就给他们一个信心! 次日。 “有任何消息,立刻汇报。” 郁新郑重的说道。 “嗯,军务处签发好命令,先行送去松江府。” “根本难以计量!” 一看就是精干人才。 不知不觉间,大明的财政危机竟然隐隐显形,尽管还不明显,但也出现了隐忧。 朱允抓住了这个问题的核心。 “皇爷爷看事情向来能洞悉本质,对于此事,怕是与你看法并不相同。” 朱允又命人招来户部右侍郎郁新。 暂时归户部右侍郎郁新负责。 “升米恩,斗米仇。” “以国库现在的银两,支撑苏州府和应天府的土改完全是绰绰有余。” 大军出征,最是耗钱! “国库充盈,现在倒是完全不需要担心。” “殿下聪慧,无师自通,微臣当真是自愧不如……” “臣已经设立了专门的木柜,将账目和田契分门别类的保管起来。” 因为明眼人都知道,大明现在正缺钱,现在借钱容易,等以后还钱还能这么容易吗? 只怕所有人都会掂量掂量。 朱允吩咐道,完全没有和群臣相商的意思。 如此一来,钱不就哗啦啦的来了? 但问题在于,大明已经发行过一次国债,这次继续增发国债,负债率将会达到一个极其畸形比例。 他心中虽然大致有数,可郁新毕竟才是户部的侍郎,对具体情况肯定更加清楚。 而是事实! 而且只怕发行国债的效果也不会特别好…… “臣可以保证,此次土改绝不会出现任何一笔去处不明的账目,也不会出现任何一张来历不明的田契!” 户部自然点头应允。 连忙走了出来,回话道:“禀太孙,郑和已于半月前出海,朝鸡笼岛而去。” 到时候难免又是一笔亏空。 “便会彻底见底,无力支撑。” 大明境内土改正进行的如火如荼。 只是心头却有些好奇,此刻大明境内土改,正是缺钱的时候。 “臣,户部右侍郎郁新,见过太孙殿下!” 朱允神情担忧的问道。 缺钱,无非开源节流而已。 更是忍不住说道:“殿下……若是想要发兵征讨,与其跨越重洋征讨倭国。” “不若发兵北元,以大明现在的实力,灭掉北元也不是问题啊!” 蓝玉也是忍不住点头,在他看来。 倭国,不过癣疥之患。 北元,才是心头之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