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_第二百六十六章 坤舆万国图!石见银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六章 坤舆万国图!石见银山! (第2/2页)

有一个大致的方位,还有一些大致的地势标注。

    而随着征讨倭国的事情确定下来,土改的事情也步入正轨。

    朱允稍稍安抚了一下蓝玉、徐辉祖等将领的人心。

    朱允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从那时起,孤便有心留意海外之事。”

    历史上,倭国的白银产出一度曾占据世界的三分之一之多。

    如此一来,北元自然也就掀不起任何风浪了。

    坤舆万国图以大明为中心,往西是宽阔的大陆,往东则是辽阔无边的海域,只在边界上有部分大陆的影子。

    连忙追问道:“殿下,此图从何而来?”

    就算往前再数一百年,就已经有不少欧洲人发现了这片大陆。

    反而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烦,现在粗略的标注出来,则是可以推脱给其他外番商人的身上去。

    更是引发了前所未有的轰动!

    倭国,竟然还藏有如此财富!

    其次,漠北偌大,就算是驻扎百万大军又有何用?

    归根结底,还是要用划分牧区的方式管理。

    “详细的给百姓介绍这万国的风土人情,地貌特征。”

    信心上去了。

    姚广孝顺着朱允所指的方向看去。

    至于一旁的倭国,更是得凑近了看,才能看个全貌!

    “这……”姚广孝顿时傻眼。

    现在发兵没有任何实质上的意义,毕竟朱允出征倭国的目的。

    事实上,欧洲人一直都知道,在海的另一端可能存在另一片陆地。

    “原来世界竟然这般宽广……”姚广孝从未想过,辽阔无边的大明,竟然在整个世界,也只占据了一小部分而已。

    只是大规模开发这片遗失的大陆,却是要等到大航海之后了。

    “派人不断打探,汇总各方消息,终于编纂出了这一张坤舆万国图,了解了我们这方世界大致的全貌。”

    此事从他口中说出,未免平白削弱了三分说服力。

    说道:“倭国资源贫瘠,对我大明无甚用处。”

    所有人心中都忍不住生出一股贪念,那可是一年数千万两白银啊!

    “便以此石见银山为例,若是以咱们大明的技术来开采,每年能开采出来的白银,至少超过数百万两!”

    却见这所谓的坤舆万国图,赫然是一副地图!

    而朱允手所指的方向,竟然标注着大明!而大明在这张地图中,只占据了不大的一部分!

    而这一闲下来,朱允第一时间就来了姚广孝的住处。

    可以说,倭国的这些银山,对大明有大用处!

    “竟然如此之多?”姚广孝也是狠狠的震惊了一把!

    随即,眼中便是泛起了精光。

    毕竟,要是太详细了。

    要是能归大明所有,那岂不是……

    解释道:“昔日,孤不是从外邦商人处得到了甘薯此物吗?”

    “在倭国境内,不乏有露天银山,储量巨大,开采简单。”

    而正这个时候,另一则消息传来:松江知府郑和,已经成功率领海军收复鸡笼,剿灭驻扎其上的海盗!

    俘获贼人上千返归松江府!

    而大明海军,丝毫未损!甚至唯一一个受伤的人员,还是因为甲板湿滑跌倒导致的!

    “届时,便是于北元常驻百万大军,亦是等闲!”

    世界之大,给了所有京师百姓以及群臣百官说不清道不明的震撼!

    “那些得到甘薯的外邦商人也只是偶然至此。”

    喉咙都不自觉的沙哑起来。

    亦不敢反对。

    姚广孝指的地方,乃是地图的边缘。

    如果由大明来负责开采,用最为先进的技术,每年开采的白银绝对有数千万两这个庞大的数字!

    朱允走进院子,和姚广孝稍微寒暄了两句,便直接步入正题。

    姚广孝自然明白,点头道:“自是如此。”

    而且这可是纯白银的收入,还不同于实物,有保值的能力!

    但由姚广孝说出来,却能多几分说服力。

    这钱不就哗啦啦的来了吗?

    “征讨北元,事关重大,目前整个大明都在修建国道,等国道修建完毕,运输物资将会便利百倍不止。”

    只是离群索居,只占据了边缘的位置。

    “也让所有大明百姓知道,太孙出征倭国的目的!”

    朱允也再次难得有了些许闲暇。

    朱允并没有将这幅图标志的很详细。

    其中关于各国的风土人情,还有一些各国趣闻更是成了百姓无聊之时的谈资。

    这一消息传回。

    顿时朝堂、百姓士气一震!

    大明有此海军,未必不能征服倭国,占领石见银山!

    所有京师百姓心中都生出一股期望。

    希望郑和能夺取石见银山!

    就在这所有百姓热切的期望下,郑和率领上万海军,乘坐着最新建造的宝船,搭载着慢慢的物资,开始北上!

    而此时,夏风初启。

    朱允也开始紧锣密鼓的筹备起增发国债的事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