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痛斥群臣!老朱:该杀! (第2/2页)
难眠,终是只觉得唯有四个字可以救大明朝。” 朱允话音落下。 一块牌匾缓缓升起,出现在群臣眼前。 上书四个大字:心向百姓! “尔等今日就看着这牌匾,看着这四个字,好好反思反思吧!” “同时,为补偿浙江百姓,也为了惩罚尔等的不作为。” “所有官员,包括孤在内,罚俸半月!” “以示惩戒!决不能再犯这样的错误!” “都给孤抬起头来!好好看!” 说罢,朱允‘无力’的瘫坐在龙椅上,仍是一副无奈痛心的模样。 下方的群臣只能看着这刻有‘心向百姓’四个字的牌匾。 静静反思。 一个也不敢吱声。 甚至大气也不敢出一口,就算到了午饭的时间,也没敢出一声。 就这么默默看着。 朱允今日的强势和霸气,重新刷新了他们对于太孙的印象,已经越发有了皇帝的样子。 无人胆敢反驳。 所有人只能默默挨训,听着朱允一人训斥。 太孙的形象在众人心中,越发威严起来。 …… 下午。 阳山。 不比燥热的皇宫,阳山之上,偶有吹来的一缕山风。 让人在炎热的夏季,也能感到几分舒爽。 今日在痛骂群臣百官一顿后,朱允就直接来了阳山,此刻正与老朱在大树下乘凉。 老朱靠在躺椅上,就像是一个普通人家的老爷子。
朱允坐在旁边小凳上,爷孙两扇着扇子,不时喝上一两口茶,甚是惬意潇洒。 只是两人的话题却颇为沉重。 “皇爷爷,此事罪责在我,着实是太过大意才让程乾、辛彦二人瞒天过海。” “好在醒悟及时,才让此事未能酿成大祸。” 朱允颇有些自责的说道。 当时听到浙江布政使司率先完成土改的时候,朱允其实也很高兴,也未曾想过其中可能有猫腻。 若不是习惯使然,让他们写了一份土改经验送来。 朱允可能还真就被他们给骗过去了! 到时候浙江布政使司会出多大的乱子,朱允都不敢想……仔细回想起来,到现在朱允都还有些后怕。 土改一事,关系到的乃是大明国本! 一不小心可真是要亡国的!朱允每一步都如履薄冰,生怕行差踏错一步! “儿,你也莫要太过自责。”老朱摇了摇扇子。 说道:“为了土改一事,你已经费了许多心力,当初你安排你七叔主管赎田一事,不就是想震慑百官。” “让他们知道代价吗?” “只是这天底下最难测的就是人心!最难把控的就是贪欲!” 朱允见老朱说起齐王的事情,一时间不由有些汗颜。 当时他确实是有拿齐王钓鱼的打算。 此事大家都心知肚明,只是现在被老朱拆穿,也让朱允有些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老朱,毕竟齐王也是老朱的儿子。 这般利用齐王,老朱心里完全没有意见肯定是假的。 但老朱也是个明事理的人。 “放心,儿,皇爷爷没有怪你的意思。” “你七叔他刚愎自用,不听劝诫,又喜欢贪功冒进,有此一劫也是应该。” “你能宽宏大量饶他一命,皇爷爷就已经很欣慰了。” 老朱心里还真的没有半分责怪朱允的意思。 他最是知道,如果不把齐王压下去。 以后难免会出更多的乱子。 惩戒一番反而是好事,免得日后真个闹大了,朱允甚至不得不痛下杀手。 到时候老朱才是真的会伤心。 “只是你需得记住!” 老朱语气变得严肃,郑重道:“贪官,是杀不绝的!” “想当初,咱初登帝位,就冒出来了个杨宪,专横擅政,恣意行事,贪腐不绝。” “于是咱就把他给杀了。” “咱以为这下大明就太平了,不会再有贪官了,可事实上呢?” “又先后冒出来了空印案、郭桓案,胡惟庸案……” “再加上往日查处出来的贪官,咱不知道杀了多少人!可有用吗?” “贪腐仍是无法杜绝!” “这些人心中的贪欲,是没有尽头的!只要给他们一丝机会,他们就会死命的往上爬,往里面挤!” “所以儿你要记住。” 老朱脸上杀气凛凛:“对这些贪官就得杀!” “杀到血流成河!杀到他们害怕!杀到他们胆寒!” “万不能有一丝心慈手软!” “唯有如此,他们才会害怕!才会畏惧!才会懂得什么叫收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