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_第三百二十七章 允许地方发债!大兴天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七章 允许地方发债!大兴天下! (第1/2页)

    第327章允许地方发债!大兴天下!

    不过还是那句话,朱允只打算一点一点慢慢来。

    金融是一头不受控制的猛虎。

    就算是朱允也无法预料这头猛虎放到大明之后,会产生何等的变化。

    但吸取过前世经验的朱允知道。

    每一步都必须慎重!

    所以朱允现在仍是以实体为主,资本和金融工具只是朱允撬动大明财富的一个工具。

    深思熟虑一阵之后。

    只见朱允说道:“孤思虑良久,以为当今之大明,光是依靠朝廷来修建道路、水利、城市,实在是过于缓慢。”

    “以往朝廷发债,然后通过大明朝廷户部发放财政的方式,过于落后。”

    不可能每一个国家,都如同倭国一般,用坚船利炮去轰开市场。

    钱财分配极不合理,百分之九十的财产都在存款上面。

    御书房。

    朱允叹了口气。

    而朱允也没有打算走上卖地赚钱的道路。

    更多的还是要依靠资本,依靠货币金融体系,将其他国家玩弄于股掌之中。

    至少朱允不用再担心大明宝钞在百姓心目中如同一张废纸了。

    如果大明的百姓都纷纷满足于此,丧失活力,不愿意出海冒险。

    “那也只能是苦一苦自己,早日把这些知识给编纂出来。”

    反倒是因为白银增多,大明纸钞的货币价值被锚定,信用大增,在百姓心目中,大明纸钞已经等同于白银。

    而在倭国,一斤粮食则是价值六十个最基础的货币单位。

    如果要发展海外贸易。

    让每个地方都能有足够的钱可以挥霍,不过暂时朱允并不会允许这些地方拥有太大的发债权利,肯定会有一个限额。

    从而败亡,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因为现在的大明面临的是一个广阔而又荒凉的市场,等着大明的百姓去开拓。

    连一个冲锋陷阵的jianian臣都找不到。

    朱允正苦思冥想,回忆着以前读书时学到的知识。

    总结出经验教训。

    …………

    但大明的商人在倭国可就完全不认白银的购买力了,而是直接以当地的价格当做普通的矿物收走了。

    朱允这无疑是走上了后世的道路。

    三足鼎立。

    那他这个太孙监国也太失败了些!

    这么大把大把的资源涌进大明,自然让大明拥有偿还债务的能力,而不用靠售卖本来拥有的东西来换钱。

    而汇率又是如何定价的呢?一开始自然是按照货物的价值定价,好比两个不同国家之间,一斤粮食的东西是相同的。

    因为那只是无奈之举。

    只要地方官府有心扶植自己的产业,就可以随之收割全世界的资源。

    但这里面所需要补充的知识实在是太多太多,朱允就算是手把手教,也很难教会。

    不能让大明百姓手中闲置的金钱太多,一定要流转出来。

    永远有新的刺激、新的欲望涌现。

    潜意识中,总会趋向于保守。

    用来充实大明的底蕴。

    而手段,更是粗暴的多,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和平。

    这都是朱允目前和将来要解决的问题。

    让大明的百姓更有欲望,去收割全世界!

    反之。

    所以什么货币兑换基本都是不存在的,完全就是大明的商人们在强制着推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