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一章 民族罪人无可赦 (第2/2页)
了这个畜生,死的到早。 随着日头的高升,深秋清晨的寒意逐渐的消退,而相应的城外汇聚的数十万百姓的热情却是越发的高涨。看着时辰将至,卫清云这才率众走下城楼朝城外的高台行去。 “将军留步,还请听我等一言啊!” 卫清云刚刚走下城楼,就看到一群人围了上来,看他们的装束想来就是那家儒的子弟了。对于家儒这么一个祸国殃民的学派,卫清云向来深恶痛绝,可悲的是现今天下却是充斥着家儒的思想。既然惹不起的话,那么躲远点总是可以的吧,可是眼下对方却是堵在了自己的眼前,再怎么想躲也躲不了了。 “诸位请讲。”卫清云只有无奈的停步,总不成让身边的士卒将这些人驱散吧,若真这样做了,无疑今后又会徒增一条骂名。 “将军今日之举,自古以来几无所闻,残暴无道人神共愤。正所谓死者为大入土为安,将军今时掘墓盗尸,已是不和礼法,扬言挫骨扬灰更是暴虐无仁。再者奉平王他乃一国之主,将军不过是一国之臣,安敢行此忤逆作乱之事。”说话之人乃是领头的一名老者,看其声势当是这群儒生的领袖了。说完这么一番“大义凛然”的话后,那老头显然自我感觉很好,伸手摸了摸山羊胡子,摇头晃脑作势一番,这才接着道,“吾等前来正是为了阻止将军的不仁不义之举,还请将军听吾等一言,悬崖勒马为时未晚矣!” “哦,那究竟该如何做呢?”卫清云眼下是被气乐了,按捺着脸上的怒意,问道。 “将军需即刻公告天下承认犯下的罪行以示悔意,然后即刻以王侯之礼将奉平王的尸骨迎送回陵寝之中,另外调遣大量的工匠民夫将损坏的陵寝彻底修葺一新。如此而为方可挽回些许的声名,还望将军速速实行啊!”那老儒还以为卫清云被他这番“大义凛然”的高论给折服,当下感觉浑身飘飘然,话语中越发透出激动的情绪。 “敢问先生,现今沦陷区内成千上万尚在遭受狗日残害的百姓,他们如何!”卫清云冷声道。 那老者一时还未听出卫清云语气的顿变,虽然感觉到了这个问题太过突兀,显得莫名其妙,他也没多想就下意识的回答道:“正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何况是那些平民百姓了!” “你!你!来人,将……”卫清云恼怒之下就待命人将这帮腐儒败类给就地杀了,好在一旁的廖达辉拉住了他,情绪稍稍平复之下,他也想到了杀了这些腐儒的后果,这才厉声道,“将他们轰走!” “将军,不能啊!” “暴夫何敢如此……” “你今日之举,必将受到天下文人的口诛笔伐!” …… 卫清云却是无视了这些谩骂之语,转而想到,若是说家儒创立之初还是有那么一些为民着想的善意,那么随着时间的流逝,却是彻底的变成了祸国殃民的邪说恶意。而相应的现今遍布天下的诸多儒生学子之中,真正为国为民之人却是凤毛麟角。而遍地的都是眼前这般为求权贵声名,何曾顾及寻常百姓死活的腐儒败类了。 “秦屎皇这个残暴不仁、心理变态、志大才疏、穷奢极欲的畜生败类,虽然一生作恶多端,没干几件像样的人事,但是至少有一件事他还是做对了的!” 在这么一个时候,突然听到卫清云莫名其妙的谈论起了秦屎皇,廖达辉显然也被他这番跳跃性极大的言论给镇住了,虽然不知何意,但还是下意识的问道。 “何事?” “坑儒!”卫清云眺望着远方天际,语气之中透出一股冷冽的杀意。 当感受到城外聚集的十数万百姓的欢快激动之情,先前遭遇的不快也就极大的淡化了。穿过层层的人群,卫清云等人这才来到了摆着蒋贱石尸骨的高台上。待到时辰已至,宣读过蒋贱石所犯下的罪状,在百姓震天雷鸣般的谩骂声中,卫清云下令将士将台上的尸骨用铁锤等重物砸成碎末,当然他也亲身上去砸了几下。随后即宣告众人,将这些尸骨碎末分成两份,一份投入粪池之内,一份则埋入茅厕底下,这般处理也是为了符合蒋贱石“遗臭”万年的结局。 处理完此事之后,卫清云也就带人离去了,不过留下的百姓并没有随之散去,而是陷入了普遍的庆贺之中。他们虽然并没有经历过蒋贱石的残酷统治,毕竟蒋贱石败退逃亡到湾台不久就死了,他们也不像那些沦陷区内的百姓因为蒋贱石的缘故落入狗日的残酷统治之下。但是同是炎黄子孙的他们,注定了这种源远流长的同胞情意,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对于一个给自己民族造成巨大伤害的罪人,人人皆有痛恨谩骂制裁的权力。 这一天注定是意义非凡的一天,对城外的这些百姓而言,对于真正的炎黄子孙而言,更对于那些尚在狗日统治之下饱受非人虐待的百姓而言。 卫清云虽然激动兴奋,却也没有时间去沉浸在处理完蒋贱石这个民族罪人的喜悦之中,对他而言,这一天需要处理的事情并没有结束。 匆匆用过午饭之后,卫清云即刻点兵将软禁在家的湾独主要份子都提到了王宫前的空地上,同时将他们的亲近家人也都押到了一旁。 当廖达辉随着卫清云来到王宫的宫楼上时,看到眼前这么震撼的一幕,倒也没有太过惊讶,毕竟还有什么事能够比今早上干的还要震撼人心呢?不过虽说承受能力增强了,但不代表廖达辉就分不清事情的轻重缓急了,说到底,蒋贱石是已死之人,对其所为只会招来天下文人儒生的口诛笔伐。但是眼下以陈欠扁为首的这些湾独分子,却是投降了华浙国的大活人啊,按例是要护送至长安城听候皇帝陛下的处置的,这可不是他们这些将领可以随意处理的。 “你又打算做什么!”廖达辉颤声着说道。 “给这些民族罪人应有的惩罚!” “你可千万不要乱来啊,以陈欠扁为首的这些降臣可是要护送前往长安城,听候吾皇陛下发落的,你若私下对其用刑,轻则是对陛下的不敬,重则就是抗旨犯上了。” “你我都清楚,陈欠扁这些人一旦送往长安城,等待他们的将会是一番什么待遇,难道你能眼睁睁的看着这帮畜生毫发无损的在长安城享福吗?” “话虽如此,但是以你我之地位又能改变什么呢。”廖达辉清楚,作为家儒思想盛行了数千年的华浙国,朝野上下早就根深蒂固的充斥满了什么“天朝上国,礼仪之邦,以德服人”诸如此类死要面子活受罪的思想,纵是打落了牙也只能往肚里咽,还要摆出一副笑脸迎人的姿态。 即使是碰到一些十恶不赦的强盗山贼,或是类似狗日族那帮手上沾满百姓鲜血的畜生等主动归顺,朝堂之上的决策也都是千篇一律的既往不咎,反而还要大加赏赐,以示朝廷的恩泽深厚,家儒的仁德礼仪。丝毫不曾顾及底下平民百姓遭受的伤害,内心那沉重的悲痛之情。 类似此番收复湾台,陈欠扁等人投降之后,送往长安城接受皇帝的召见,随后必是以侯爵之位作为封赏,虽无在湾台之时的风光,但是一生富贵却是免不了的。更甚者还有可能在朝堂之上谋取个一官半职,手上握有些许的实权。 “廖将军,你难道没有听过一句话吗?‘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