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海:我能看到提示_第一百零六章 刺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六章 刺身 (第1/2页)

    为了犒劳大家,张耀华建议吃一条小金枪鱼。

    太大的吃不完,这次捕捞到的,最大的金枪鱼有四百多斤重,可不是他们这几个人能吃得完的。

    “金枪鱼怎么做?我没弄过呀!”阿九问道。

    “做刺身呗!”

    刺身就是生鱼片。

    在岛国,北海道渔民供应生鱼片时,由于去皮后的鱼片不易辨清种类,故经常会取一些鱼皮,再用竹签刺在鱼片上,以方便大家识别。

    这刺在鱼片上的竹签和鱼皮,当初被称作“刺身“,后来虽然不用这种方法了,但“刺身“这个叫法被保留下来。

    有日吹可能要说,这是岛国人的传统美食了,国内的生鱼片都是岛国传过来的。

    它们可能不了解历史,生鱼片最早起源于我们中国,周朝的时候就有了。那时候,岛国还是原始社会,估计捉到鱼就直接啃,那不能说生鱼片,应该说是茹毛饮血。

    有些崇洋媚外的家伙很有意思,岛国的生鱼片就是比中国的好吃。

    这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

    有些寿司店,鱼是岛国进口的,师傅也是岛国那边请过来的,是怎么吃出这种感觉的?就因为换了个环境?

    神经病吧?

    当然,现在国内所有寿司店都不敢说是岛国进口的了。原因嘛!大家都知道。

    “那我也不会弄,要切多厚?步骤怎么样?酱料呢?”阿九摇头道。

    “我来吧!”水旺只好说道。

    他虽然也没自己弄过,但没吃过猪rou还没见过猪跑吗?

    他们这次出海,就料到可能要吃到生鱼片,所以酱料是有所准备的。

    水旺从鱼舱里拿出一条才几十斤重的,砍下一部分,开始处理起来。阿九在旁边一边看,一边打杂。

    “皮不能要,影响口感……”水旺一边弄,一边教。

    “要不,我来做?你教我怎么做就行。”看着水旺那“随意”的刀工,阿九有点忍不了了。

    那手法,跟剁排骨有什么区别?

    “行,那你来。”水旺让出位置。

    他也有自知之明,在家就没怎么动过手做饭的人,还能怎样?

    “弄干水。”

    专业的寿司店,人家用专门的毛巾,或者纸吸干鱼rou表面的水。

    过了一会,一大盘的鱼片端出来,以及一小碟的灵魂蘸料。

    “海鱼就是不同,没什么腥味。这就是金枪鱼的口感吗?难怪那么贵。”强子吃一口说道。

    河鱼的土腥味比海鱼的强,这很正常。

    “也就吃个新鲜,多吃几块就腻了。”张耀华表示。

    生鱼片起源于中国,但没能流行起来,是有原因的。

    说白了,我们中国人的胃还是比较容易接受煮熟的食物。不像日韩,动不动就是生吃,rou是这样,蔬菜也是如此。

    “哥,要提前通知良哥吗?还是继续卖给王哥?”张耀威问道。

    如果卖给王文志,就不用自己拉回去,打个电话报位置就行。

    “既然都要回去,我们顺便运回去就好,没必要让别人多赚一点。”

    阿辉也点头:“是呀!还是卖给良哥好点。”

    “就怕良哥吃不下。”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