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遥望会稽山!(明天恢复更新) (第3/3页)
计,便沾沾自喜,便志得意满,如此心浮气躁之下,有此一劫,恐才是必然。”
听到何提到教化宣示,张良一下子怔住了。 “秦廷已发生了改变,不再如过去般死板,变得灵活不少,在这般变通之下,想要继续施展疲秦、困秦之术,已没有那么轻易了。” 他无奈道:“秦廷真是狡诈如狐,各种事情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将我们搅的一头雾水,更是搅的六国贵族内部乱七八糟,不然何以会生出这么大的嫌隙?!” 六国贵族太多太杂了。 不再如过去一般只知道蛮横推行,根本不理会底层的反对,一个劲的强压,眼下却变得更加谨慎,也变得更加柔和了,只是这种变化,对张良而言,十分的危险。 何也没有再言。 张良笑道:“治政之道上,哪有什么君子可言,何况还是你死我活的相争,若是换成我们,恐也会变着法子的这么做,归根结底,还是我们自己太自以为是了。” “这是为何?”何面色凝重。 手段实在高绝。 张良苦笑一声道:“因为秦廷若是没准备大肆搜查,结果因为这则谶语,对东南进行大肆搜查,而且还将消息传出,到时其他贵族会如何看我们?会不会认为是我们在暗算他们?” 传言,大禹便是崩逝于会稽山,葬在会稽山。 只是他们的注意力都在秦军的搜捕上了,忽略了始皇一直在做的事,在云梦望祀舜帝,在庐山刻石颂扬大禹治水之功,这难道不是教化宣示? 山上有禹冢.有鸟来为之耘,春拨草根,秋啄其秽. 山东有湮井,去庙七里,深不见底,谓之禹井。 何冷声道:“秦人狡诈,趁我们不备,暗中算计,非君子也!” “我们也该扭转目光了。” 见状。 他抬头远眺向天空,一轮金乌正缓缓升起。 尤其用不了多久,嬴政还会前往会稽山。 秦廷做事太有章法了,根本不给他们改变的机会,而且从始至终都表露出一种高傲的姿态,给人一种就是针对地方官吏的做派,前面还试图有所伪装,到后面更是直接装都不装了。 与其如此。 “只要能笑到最后,再输一百场又如何?” 功业超迈前代,奠定华夏文明之根基之人也。 他此行是想看看嬴政。 何况六国贵族内部并非一团和气,互相之间也没少生隔阂嫌隙。 能劝说动的,早早便离开了。 是算计,更是阳谋。 想到这。 虚虚实实。 远方升起的太阳,此刻已有些刺眼。 他们早早便清楚秦廷可能有的举措,只是一来迁移人口不便,二来不少贵族心生侥幸,三来自诩秦廷不敢如此冒失,最终就酿成了当下的困局。 “将这则谶语散布在吴越本就是一个错误。” 云梦可是他们六国贵族最为依仗的两个隐匿之地,眼下却接近半废,这是何等人无论如何都接受不了的,而且还是以如此荒唐的方式。 何张了张嘴,也是长叹一声。 而且这次始皇出行,都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也是借机将此观念传至四方。 此外。 大禹是何其人也? 五帝之中,最具事功精神的一人。 还不如什么都不做。 张良沉声道:“眼下劝说已无意义。” 他很好奇,嬴政的身体,现在到底如何了。 因而接连数日,何都脸黑如墨。 这关乎着天下未来走势。 他蹙眉深思着。 而大禹治水之事,天下皆知,这跟秦廷主张的修人事以胜天,又互相契合,悄无声息间,就把这个观念灌输到了世人脑海,还不会因此引起太多的反感。 “何况若秦廷真这么大动干戈,无疑有将地方官吏推向我等的迹象,如此情势,藏匿在此地的六国贵族又如何意识不到?因而他们便会更加心安理得的留守。” 他知道自己遗漏什么了。 修人事以胜天。 小舟在船桨的波动下,缓缓的驶向了岸边。 而在小舟停靠不久,水面上就突然多出了数十艘黑影。 而船头赫然飘扬着一面旗帜。 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