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九章 朝闻道,夕可死矣!(求订阅) (第1/3页)
第340章朝闻道,夕可死矣! 闻言。 张良不置可否。 这终究只是嵇恒的个人之见。 而且天下大势变幻无常,谁又能说谁是真谁是假? 无人敢断言。 嵇恒列举了一下‘子产铸刑书’,来比作秦现在所谋之事,然两者又岂有可比性?就算最终子产铸刑书改变了天下旧有之形势,但那依旧还是在天下既定的范畴之内,只是将一些东西具明化了。 也仅此而已。 张良端起温热的茶碗,吹了吹上面冒出的白烟,小口的抿了一口,眼中露出一抹回味跟满足,他淡然道:“你所说的一切,都只是你的个人推断,又岂能真的为天下大势?” “而且你认为在你经手下,天下就会如你所想般变化?” “若当真如此,现在的共主还当是周天子。” “你是你,始皇是始皇,秦皇帝是秦皇帝,每个人之间,终究是不一样的,人不同,人心也不同,人心中的成见也不同。” “你只是一个‘臣’。” “你改变不了秦国的皇帝。” “商鞅不行。” “你同样也不行。” “你若是依旧执迷不悟,最终只会落得商鞅那样的下场,秦历代君主皆是虎狼之相,与虎谋皮,下场岂能落得了好?” “你莫不以为蜗居在这方寸之间,秦皇就会放过你?” “你眼下只是在助纣为虐罢了。” “天下本身有其自身的规律,用不着外力去推动,外力也难以推动分毫,你所谓的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谁为顺,谁又为逆?” “又当由何人来定?” “在你眼中你为顺,但在我张良看来,我同样为顺。” “这又如何判别?” 嵇恒点头。 他对此并没有反驳。 也无力反驳。 他们都是在当代争渡的人,没有成为最后的胜者,谁也无法言说谁是正确的谁是错误的,即便是嵇恒也不敢如此说。 他所谓的正确,当真就是正确? 嵇恒不敢轻易断定。 嵇恒并未想就这个话题多说,淡淡道:“春秋之世,改制者强,五霸之国,无不先改制而后称霸,战国之世,变法者强,七大诸侯,无不因变法而后成为雄踞一方之战国!” “变法者何?” “革命旧制!弃旧图新也!” “唯其如此,才能兴盛国家,教天下得安宁。” “这是周代留存下来的道理。” “诸侯也好,秦国也罢,想长久存在,在当今天下,就只能不断改制变法,不断与时俱进,方才能一直延续国祚,在你眼中,我所为是在助纣为虐,但在我看来,我只是在帮助秦改制变法延续国祚罢了。” “只是很多做法不为你待见。” “然正如荀子所说:‘白刃加胸则不顾流矢,长矛刺喉则不顾断指,缓急之有先后也!’” “而今大秦正处于改制变法的阵痛期。” “在这个阶段,天下定然会多出很多怨念,也会滋生很多不满,但这也是改制变法之必然,你我终究是道不同。” 随即。 嵇恒在院中挪动步子,神色悠然道: “寒蝉春生秋死,不知有秋冬。” “山中花树有花开烂漫之时,然而终归尘土,人的生命也是如此,国之大业,亦不过如此。” “然花的花期只有数十日,人的寿命却能长达数十年。” “而始皇想谋求的帝国更是以万世计。” “孔子云:朝闻道,夕可死矣。” “然道与道之间,同样有着千差万别。” “在我看来,国家存于天地,亦不过光年流转,昙花一现,唯有心存正义,以天下为己任,最终才能与岁月同寿。” “我并不指望秦真能千秋万代,也不指后世秦皇能始终坚定的力行变法,明其法禁,我只希望在我的影响下,天下能始终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而非是在曲折的探索中,不断的付出代价。” “人生短暂,生命宝贵。” “将万万人的生命用在探索早就有脉络的事情上,实在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