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抚大秦_第三百八十三章 我韩信终会名传天下!(求订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八十三章 我韩信终会名传天下!(求订阅) (第1/3页)

    第383章我韩信终会名传天下!

    “这话怎么讲?”萧何好奇的看向刘季。

    刘季缓缓站起身,在室内来回踱步,淡淡缓缓的道:“在治国方略方面,我并没有你这般深刻,所以我也不会从这方面去想去考虑,但就为人方面,我的确察觉到了一些异样。”

    “为人?”萧何跟曹参对视一眼,眼中皆露出一抹惊疑。

    刘季点头,他转过身,笑着道:“方才曹参兄弟的话里,其实透露出一个信息,就是这次咸阳的变化主要来自于两人,一为殿下,二为张苍。”

    “对于张苍,我们了解不多。”

    “但从仅有的了解中可知,张苍是荀子高徒,跟大秦现任丞相李斯师出同门,而荀子是儒家大儒,秦儒相轻,一般的儒生根本就不会仕秦,也打心眼里看不起秦,而李斯跟张苍,却都选择了仕秦,这便说明他们其实并无寻常士人的偏见。”

    “再则。”

    “我跟萧何过去曾进入到事务府。”

    “而之所以能进入,也是经由张苍的举荐。”

    “说明张苍这人不拘一格,并不太在意出身跟门第,眼界跟目光都很是高远,丝毫不为朝廷旧有的局势所限制。”

    “这人是有求变革新之志向的。”

    “所以接任少府之后,便开始大举革新,或许是情理之中。”

    “但这些终究只是些猜测。”

    “算不得真。”

    “然这些事归根到底,其实还是看的殿下。”

    “张苍只不过是推到台前的人。”

    “而殿下真的是一个急躁、急于求成的人?”

    “答案是否定的。”

    “殿下并不急躁,甚至还有些慢条斯理,一切都是谋而后动,很少会将自己置于这般险要的处境,方才曹参兄弟的话,也证实了这点。”

    “朝廷跟匈奴缓和关系。”

    “并不意味着双方就此兵戈止息。”

    “而是在整体平缓之下,局部冲突不断,所以才会设立军官学院,为的便是进一步提升边疆将士的实力。”

    “由此也可以看出。”

    “殿下并不是突然冲动而为的。”

    “而是经过有意的算计,只是殿下的算计,并不怎么为外界知晓,也不怎么会主动揭露出来,对于北疆的情况,朝廷或许还会公布一二,而涉及到关东的,恐只会浅尝辄止。”

    “不到最后关头,都不会暴露出来。”

    “为的便是更进一步。”

    “若是继续将时间拉长来看。”

    “这军官学院最终培养的军官,同样也契合殿下推出的‘士官转职’,而士官转职后,最终都要去地方为官为吏的,然而天下哪里还能腾出多余的官职?”

    “必然只能从关东着手。”

    “所以.”

    刘季口气突然放平缓不少,语调中蕴藏着一种幽深的忌惮。

    他继续道:“这些仓库看似对六国贵族日后叛乱大有裨益,但若是换个角度,未尝不也方便了朝廷日后的镇乱?”

    “从殿下跟张苍两人过往的行事风格来看。”

    “这次的事不会是无的放矢。”

    “恐是有意而为。”

    “只不过故意遮掩了很多事实,也有意在掩盖一些后续举措,为的就是提防我等,避免让我等探知到实情,继而破坏了殿下后续计划。”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

    “朝廷的确想通过‘开源节流’去盈余下一些钱粮。”

    “无钱万事难。”

    萧何跟曹参若有所思。

    曹参凝声道:“那以刘季你的看法,殿下对关东会做什么布置?”

    刘季苦笑一声,摸了摸鼻子,无语道:“我又不是殿下肚里的蛔虫,哪知道这么多,而且我若是都知道了,猜出来了,天下能猜到的人就更多了。”

    “那还算什么机要?”

    “说的也是。”曹参尴尬的笑了笑。

    “那如果没有呢?”萧何道。

    “没有。”刘季冷笑一声,满不在乎道:“那就各回各家,大不了收拾东西回沛县就是。”

    “我们本就没想过跟秦廷共生死,到时候生死有命,不过就六国余孽现在的情况,多半难成气候,就算关东真出了什么状况,大不了将这些仓库重新推平。”

    “这对朝廷也不算什么难事。”

    “我现在好奇的反而是殿下究竟想做什么。”

    “这么大费周章,所图一定很大。”

    “但图的是什么呢?”

    刘季眉头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