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掌御天下兵马!(求订阅) (第2/3页)
“只不过此人性情高傲,我记得似听到有人说过,他的志向非是成为将军,也非是镇守一方,而是想掌御天下兵马,甚至还想跟上将军较量一下军事。” 闻言。 众人面露嗤笑。 也都笑起了韩信的不自量力。 他们的确是比不过韩信,但韩信妄自称大,还想跟上将军较量,哪来的这么大胆子?就凭跟匈奴小股势力交了几次手,侥幸赢了几次,就能这么狂妄自大? 上将军可是百战百胜。 灭齐、讨伐匈奴,哪一个说出去,不为人一震? 岂是他韩信能够去比的? 何况现在朝廷已跟匈奴缓和了关系,短时间都兴不起战事,他韩信就算再有本事,也就只能做些零敲碎打的活,想统御上万数十几万兵马,完全是异想天开,根本没可能。 他靠清理沿途匈奴,官至裨将就已很不错了。 再往上。 那就只能祈祷天下生乱了。 但这明显不可能。 众将领聊了一会韩信,也是很快岔开了话题。 马车上高谈阔论声不绝。 出了军中大营,驶出了北原郡,苍茫的草原,彻底不见,身后的长城,也不见了踪影,惟有那条笔直向下的秦直道,依旧如来时一样,笔直悠长,四周的松柏,已结出了苍绿的松针。 他们一行人顺着直道一路往下。 在南下途中,他们也听到了,越来越多有关砀郡的事,也对砀郡具体发生的什么,有了一个较为具体的认识。 听着路人口中的砀郡事,缭可眉头微皱。 他将帘子放下,暗暗沉思着。 他本以为去砀郡会较为轻易,只是如今并不怎么认为了。 砀郡官吏太少了。 人少,就意味着管里很容易出空子,也很容易出事。 而他作为县尉,负责一县的军事治安,在这种并不怎么安定的情况下,必须要将治安的事做好,所以去到县里,首要做的还是练兵,这也是他目前最拿手、最擅长的。 缭可低语道:“嵇先生或许没有说错,天下未来最重要的还是兵。” “蒙巡察在关东大刀阔斧的行事,恐也会引得关东很多势力不满,关东也未必就能一直这么安稳,唯有掌握着军事,朝廷才能在大风大雨中,始终屹立不倒。” “入伍才是天下大多数人最好的选择。” 缭可若有所思。 他因为跟嵇恒接触过一段时间,知晓的事情,跟看事的角度,都更为高远,因而在听闻路人讲述砀郡局势时,第一反应并没有感到安心,而是感到了不安。 其他人或许认为地方官吏被拔除,他们去到地方,掌握大权会很容易。 事实或许也的确如此。 但官吏太少的问题,注定会成为隐患。 而这种情况下,唯有靠武力进行威慑,也唯有武力,才能震慑住地方宵小,毕竟蒙巡察不可能一直待在砀郡的,终有一日会返回咸阳,而蒙毅返回咸阳的时候,就是他们面临考验的时候。 缭可暗暗攥紧拳头。 他决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放松大意。 本就获得官职太过轻易,很容易遭人诟病,若是不能将地方事务处理好,只怕这个位置不一定能坐稳,他入伍多年,为的便是这一刻,又岂会甘心就这么被再被下放? 他闭上眼。 开始闭目养神,也开始想着,去到地方当如何行事。 马车踏踏前行。 在走了两天两夜后,他们一行人终于到了关中,一路人不时有人另行离开,最终抵达内史郡附近的将领,只有三人,缭可跟剩余两人拱手致意后,便坚定的踏上了回家的路。 临近暮色。 缭可到了自家所在的乡里。 近乡情更怯。 望着离自己越来越近的家门,缭可却感觉这段路好长。 原本用枯草泥石堆砌的房屋,此刻也早已布满了斑驳的黑点,屋里一片漆黑,没有半点烛火,屋外也没有犬吠,安静的仿佛是一间没人居住的屋子。 只是屋外木栅栏锁着的院门,却直白的告诉着,屋里是有人居住的。 当年他听从嵇先生的建议,北上从军,一去便是数年,家中大小事务,都落到了自己妻身上,家里四口人的衣食,也都需她一人cao持,还要为自己时刻担心,想到这,缭可也是心神微颤。 但很快。 他就调整了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