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二章 最后的挽歌!(求订阅) (第1/2页)
天已入寒。 大雪纷纷扬扬,将天地染上银霜。 咸阳宫内,炉火通明。 嬴政身形越发消瘦了,即便屋中炉火燃烧的正旺,身上依旧披着一层厚厚的毛毯。 扶苏站在殿下。 他颇为兴奋的呈上一物,笑着道:“父皇,这是少弟胡亥,这大半年来,一直在弄的东西,他称之为纸,在折腾了大半年后,如今终于弄出来了。” “请父皇过目。” 扶苏将纸递给一旁宦官。 嬴政摆了摆手,浑浊的双眼,闪过一抹清明,吩咐道:“其他人都下去吧,扶苏你递上来吧。” 闻言。 扶苏怔了一下。 也是连忙轻步踏上了大殿。 宫中宦官都已离开。 嬴政平静道:“再近一点,朕有些看不清了。” 听到始皇如此倾颓的话,扶苏眼眶一下红了,含泪梗咽上前,将胡亥送进宫中的纸,直接呈到了始皇两尺内。 嬴政伸手,将纸拿在了手中,眼中有了一抹光彩。 他在纸上摩挲着,笑着点了点头,道:“这纸摸着的确不错,具体有何作用?” 扶苏道:“回父皇,据少弟讲,这纸会是日后取代竹简之物。” “此物相较竹编更便于运送存储,能够登记的东西更多,携带之类也更为方便,等日后造价低下来,便可陆续用在各大学室上,以此降低天下求学的门槛,进一步打破士人、贵族垄断的知识,让贵族不贵、士人难士。” 嬴政点点头,道:“胡亥倒是用了心。” “他可有怨朕?” 扶苏连忙摇头道:“未曾,少弟虽被免去了宗室籍,但对于父皇的法外开恩,一直是心怀感恩,在嵇恒那边,也不时感恩父皇的恩情,从未说过半句不好。” “请父皇明鉴。” 嬴政良久无言,将纸放在了一旁。 嬴政微微侧了一下身子,在无人注意到时,一丝泪水悄悄的涌出了眼角,却又迅速的消失在纵横的沟壑之中,他肃然端坐,淡淡开口:“靠近一点,朕有些话想给你说。” “诺。”扶苏再度靠近。 他已能明显的听到始皇的鼻息。 嬴政并未急着开口。 只是感觉端坐着,身体并不怎么舒服,最终还是选择靠向了坐榻大靠枕。 他缓缓道:“你知道帝国巅峰之后是什么吗?” 扶苏眉头一皱,凝神想了一下,摇了摇头道:“儿臣愚昧。” “是无尽的悬崖。” 嬴政轻叹道:“你可知朕为何当初会听信嵇恒,原因便在于此,此人是深谙天下治理之道的,他似很早就知晓了其中道理,因而他给大秦提出的种种办法,某种程度来讲,都是在避免这种烈火烹油的盛极而衰。” “因而他的想法是能用的。” “也能大用。” “不过这些需你自己去思考。” “我今日不说这些。” 扶苏点头。 嬴政道:“你理政已有一段时日,南海目下情况如何?” 扶苏拱手道:“回父皇,南海目前一片平和,不过章邯将军在入南海时病了,在太医的救治下,身体已恢复了不少,据之前传回的消息,章邯将军已开始在南海cao练士卒,也在南海进一步的屯营开垦。” “如今百越部族南逃。” “南海已为朝廷彻底掌握,虽有小股百越人sao扰,但对南海局势无碍。” “不过南海只有一条扬粤新道并不太够。” “只是修建其他道理,恐又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儿臣也有些拿不定主意,但目前这条道路是足够了。” 嬴政沉声道:“南海地大物博,若是治理得当,当为华夏谋万世之利,为华夏子孙万世计,纵隔千山万水,也不能丢弃,因而若真有必要,当从其他方向另开辟进入南海的道路,以确保南海永存华夏。” “哪怕付出一些代价也在所不惜。” “南海得来不易,大秦付出了数十万将士性命,又迁移了五十万人口,若是因一时之短浅,便将南海丢弃,这无疑也是抛弃了大秦这百万人付出的鲜血。” “扶苏谨记。”案前的扶苏挺身长跪,肃然拱手。 嬴政蹙眉道:“朕只是给你做寻常的交谈,无须这么在礼。” “北原呢?” 扶苏道:“回父皇,北原已安定下来,随着朝廷跟匈奴缓和关系,边疆目前并无太大冲突,整体局势是趋于平和的。” “不过依旧不时有小股匈奴人跨过边界,踏入到我大秦国境,进行劫掠,这对于边疆安稳,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总体而言,边疆已没有过去的剑拔弩张,双方其实都较为受益。” 嬴政冷笑一声,不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