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六十四章 杯酒释世官!(求订阅) (第3/3页)
c2' class='gcontent2'> “始皇如此。” “扶苏如此。” “以后的秦三世、秦四世等后世帝王同样如此,当大秦的帝王不再残暴,而是端起了仁义时,大秦距离衰败乃至灭亡就不远了。” “这是大秦体制决定的。” “帝王只能当恶人。” “不折腾臣子,臣子就会一点点的蚕食觊觎帝王的权力。” “帝王是寡家孤人!” 闻言。 嬴斯年面色微变。 最终咬了咬嘴唇,问道:“夫子,就没有其他办法了吗?真就到了君臣异路的情况了吗。” 嵇恒轻笑一声,知道嬴斯年理解错了。 只怕胡亥也是这么想的。 都以为他建议扶苏以逼迫的形式,强迫臣子认同,并借此推行落实下去。 但这自是没有必要的。 当年赵匡胤那招就挺好使,‘以史为鉴’,效仿赵匡胤行‘杯酒释兵权’,不过这次是‘杯酒释世官’。 他平静道:“你们恐会错意了,我的确主张逼迫到龄退下。” “但相对是温和的。” “准确来说,更像是交换,通过一些背地的承诺利益让渡,让朝臣同意。” “不会剑拔弩张。” “更不会逼到刀剑相向的地步。” “这次的兵刃。” “是酒!” “杯酒释世官。” 听到嵇恒的话,嬴斯年面色一红,也知道自己想岔了,嵇恒主张的分明是君臣坐下来,进行讨论,已促成最终的同意。 若是始终行不通,则也只能行逼迫之法。 不过若是真到了那时,只怕那些朝臣都会被扶苏换掉,用关东官吏替换,因而整体而言,就是以势压人。 让他们不得不同意。 只是扶苏相较其他君主的强横,会给予更多的体面,也会让臣子相对能接受。 思索片刻。 嬴斯年点了点头。 他沉声道:“我记住了,我即刻修书一份,上报给父皇,只是父皇会不会同意,我就不清楚了。” 嵇恒笑了笑道:“扶苏会同意的,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作为始皇之子,他有着自己的傲气,不会把本该自己解决的事,留给下一代的。” “不过……” “扶苏要做的事很多。” “天下安宁,从大乱到大治的转变,不是那么容易转变的。” “变国家,变治式,变生计,变民众。” “一切才刚刚开始。” 听到嵇恒再度说出‘变国家,变治式,变生计,变民众’,胡亥也不由愣了一下。 他记忆已有些模糊了。 只隐约记得,这是嵇恒在狱中说的,只不过随着大秦局势日渐糜烂,大秦朝野的重心都放在了天下安宁上,嵇恒的宏图大志,也鲜少有真正践行的机会。 如今天下一统。 百废待兴,万象更新。 嵇恒当年在狱中所说,恐也会随之一步步落到实处,只是……那恐就是始皇当年忌惮的原因了。 因为若真的按嵇恒想法变了。 那还是大秦吗? 想到这。 胡亥张了张嘴,却也不知该说什么。 现在的大秦跟扶苏,还需要嵇恒出主意,去指明方向,但何时大秦能停下对嵇恒的需求,以及摆脱嵇恒对大秦的影响,他不知道。 只怕扶苏也不知道。 或许扶苏最终能控制住,或者根本就不可能。 嵇恒太恐怖了。 他就像是掐着大秦的命脉,一步步的驱赶着,大秦朝着他想要的方向行进,始皇知道,扶苏知道,自己知道,但都无法避免。 也都只能听之任之,甚至任其施行,而无所适从。 现在嵇恒又开始了。 只是大秦日后真的能停下吗? 胡亥沉默着。 他不知道答案。 也给不出答案,他只是一个黔首,现在这个棘手的事,需要扶苏或者是嬴斯年自己去回答。 另一边。 嬴斯年对此并无察觉。 他已回了书房,将嵇恒今日所说,无比详细的书信在了一张纸上,而后交给院外的侍从,让他们即刻交给扶苏。 很快。 这份书信就送到了扶苏案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