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七十一章 该让他出来了!(求订阅) (第1/3页)
第471章该让他出来了! 咸阳宫。 冯去疾等朝臣已退下。 殿内除了扶苏,只留下了蒙恬跟张苍,两人都是扶苏最信任的臣子。 扶苏高坐其上,神色清冷的看着蒙恬跟张苍,问道:“现在其他人都走了,你们是我最信任的人,就给朕说说,为何这体制就这么难改。” “朕想听你们的真实想法。” 刚才的确已确定了六十年龄为限制,三公九卿可略有超出,但真正商讨到细节时,却是难以寸进分毫。 甚至…… 最终都不了了之。 只谈成了一个六十岁年龄的期限,至于其他的,没有任何的进展,也遭到了蒙恬、张苍等人一致反对。 张苍跟蒙恬对视一眼,眼神露出一抹慨然。 他苦笑道:“陛下想的太简单了,陛下身居皇宫,却是忽略了很多的细枝末节。” “一旦年过六旬,很多家庭就会一下少了一两百石,乃至更高年俸,由奢入俭难。” 因为他是君。 殿内安静。 双方看到的、关注到的点不一样,扶苏的想法,无疑是利于大秦,也利于皇室,却也跟大秦所有官吏的利益相背了。 他有些不明白,这对天下百官分明是利大于弊,为何蒙恬还有此一说?朝堂的官员不退下,那还有其他人晋升上来的机会? 张苍摇头。 扶苏的确想不到原因。 也只能开个头,至于后续,根本没办法去推动,他们在前面的确反对了,而且态度很坚决。 但没cao作性。 “这些细枝末节,其实本身不算很重要,但在这时,却变得无比严峻了,陛下可知,朝堂一年需发放的俸禄是多少?” 扶苏蹙眉。 扶苏摇头。 “臣等因私利而同意了陛下的建议,那恐会将我等推至天下绝大多数官吏的对立面。” 蒙恬连忙道:“陛下息怒,非是臣等不愿说,而是不知该如何说,陛下一心为大秦社稷,臣等感激。” “过去天下实行世官制。” “臣一时妄语,请陛下息怒。” “陛下及皇室的利益,从中得到了极大的加强跟巩固,但大秦的官吏呢?他们又得到了什么?” “但终是有人能活到六十的。” “如此一来。” “到时岂会不对朝堂怨念极深?” “诚然。” “陛下轻易做出的决定,断掉的可就不知是多少官吏的日后生计,臣等为臣,又如何没有兔死狗烹之感?” “大秦现有官吏三四十万,这个数量是很庞大的,若是再推行州制,这个数量还会扩大不少,这么庞大的官吏数量,活过六十的不会太少。” “而我等大臣依旧执意反对,非是存有私心,想向陛下索取更多,而是更多的为大秦在考虑。” “官吏做到死,俸禄同样能拿到死,而今六十岁退下,底层官吏或许差别不大,甚至很多底层官吏就活不到六十。” “真到了那时……” 见状,扶苏眉头一皱,疑惑道:“此事就这么难以启齿?你们就这么不愿把实情说给朕?” 这不仅是因为有私心,更重要的还是这想法的不切实际,以及对天下的影响太大,足以危及大秦安危。 而自己等人是臣。 “地方官吏,都是有能有才的人,能活到六旬,只怕影响力不小,臣惊恐。” 张苍轻叹一声,继续道:“朝堂发放的俸禄其实并不是关键,关键的是很多官吏,大半生就靠俸禄生活。” “陛下方才已表态,会给予大臣一定的优待,臣虽不知陛下会如何优待,但想必定不会亏待我等。” 他对此并不是很了解。 “天下一统之后,按照臣的预估,寿命当会有不小的提升,而陛下在关中推行的医馆制,也能极大保障官吏的健康情况,因而日后官吏寿命还会提升。” 张苍跟蒙恬都没开口。 “臣斗胆冒犯陛下几句。” “然天下是陛下一家的。” 扶苏的想法其实是对的。 “臣等已为先皇、为陛下赏赐够多了,足以数代人富贵,但臣等作为大秦臣子,又岂能只有私利?” “臣等惶恐。” “陛下方才提出的建议跟想法,对大秦日后稳定,无疑是大有裨益的,也能促进大秦朝堂的流动,更能一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