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 小心取仕!(求订阅) (第2/2页)
/br> “但这未必是好事。” “学室的越发成熟,会导致几乎是模版化的生产官吏,这些人很多已缺乏了自己的想法,在寻常时候,基本是天下官吏很好的填充者。” “然一遇到问题,或者遇到自己没有经验,没有学过,甚至是没有听过的问题,这类人很容易慌了神。” “所以选拔官员,要多方向多突途径,不要固守一方,即便这一类看着很优秀,也不要迷信。” “不然大秦绝大多数官吏,都会逐渐为一群‘家门、学门、机关门’的三门门生取代。” “这些人是不知道底层情况的,也一向不食人间烟火,太多这类官吏把持地方,一定会出状况的。” “故一就算用,也要压着用,把这些所谓的精干,全都下放到底层历练一阵,这才能检验出他们是不是有真才实学,而不是光凭门第。” 闻言。 嬴斯年若有所思。 他在心中咀嚼了一阵,也是连忙点了点头道:“学生记住了。” 嵇恒点头。 他并非是危言耸听。 后世出过太多这种三门官吏了,出了家门,就入学门,学门毕业,就直接进入各类机关政地,然后飞快的爬升。 在立国初是没问题的。 但随着天下越发稳定,这一套体系,就会为人利用,最终演变成模板化的官吏培养,这类人如果太多占据高位,那是天下的灾难。 而且他可是清楚。 明清时的文人,字写的很好,文章也有理有据,接人待物,让人如沐春风,在平常时候,可谓是一方精英,但真的出了事,当场就抓瞎了。 根本不堪大用。 越到后面,这种模板化培养出的人,就越没有底线,他们的目的只是升官发财,一旦掌握了权势,便会很快熟练自然的加入食利阶层,然后心安理得的吸食百姓的民脂民膏,毫无一丝一毫为民的想法。
当官便是为了发财,为了做高高在上的老爷,封妻荫子,而这些人往往就成了天下的国之大臣,青天大老爷,百里诸侯。 越是到后期,旧有的取仕之路,就烂的越彻底,唯有不断改,不断用新的方式,才能减缓。 但终还是有积重难返的一天。 这也是无奈。 胡亥、公子高几人也若有所思,他们其实就没想过这些,心里对学室制度也是很赞扬的。 却是没想到,嵇恒看的这么远,想的这么深刻,直接点出了学室制度日后的崩坏。 并对嬴斯年加以提点。 嵇恒道:“取仕之法,不能单一,也不能过去依赖一种,唯有多种并进,并不断更替,才能保障这些出仕的人,不是群模板化的工具人。” “不过很难。” “天下越稳定,对于制度的破坏就会越大,而制度是死的,是需要人去执行的,这就注定会出现问题。” “我也没太多解决办法。” “这恐需要你自己日后去摸索解决了。” 嬴斯年连忙点头。 嵇恒又道:“至于其他的,我其实也没什么能提醒了,无非是现在的帝王继承者,绝大多数都身居宫内,不知晓天下实情,这也没办法。” “若是放在地方历练,却很容易出现状况。” 嵇恒摇摇头。 他对此也没啥建议。 这种二选一,就要看帝王自己的选择,但无论哪一种,都有隐患跟弊端,只能两害取其轻。 不过轻重不由自己定。 而是帝王。 嬴斯年恭敬的朝嵇恒一礼,举杯道:“这几年,多谢夫子教导,嬴斯年获益良多,受益匪浅。” “嬴斯年感恩。” 说着。 嬴斯年举杯豪饮。 见状,嵇恒眼皮一跳,这酒桌文化可不建议,他可不想见到日后天下遇人遇事先敬酒。 这是劣习。 嵇恒瞥了眼酒杯,又望着嬴斯年殷切感激的目光,迟疑了一下,还是举了起来,淡淡道:“这杯酒之后,过去的一切就翻篇了。” 说完。 嵇恒将杯中酒饮了。 随后,也不再多言,继续吃着,他其实没啥太大的情绪波动,也早就知晓会有这么一日。 这时。 胡亥笑着道:“既然,现在斯年要走了,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我那长子马上也八岁了,要不你就继续代劳一下?” “日后没准还能混个一官半职,也算光耀门楣。” 胡亥笑盈盈的看着嵇恒。 嵇恒脸一黑,冷哼道:“你家那小子,还是你自己教吧,我可没那个心思,嬴斯年我原本就没同意。” “至于光耀门楣,你家那小子只怕有点难度。” 胡亥撇了撇嘴,嘀咕了一声小气,也没有再多说。 就在这时。 门外响起了一道轻微的敲门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