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三国之强汉皇权_第二百一十三章:祖龙死而天下崩(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三章:祖龙死而天下崩(四) (第2/2页)


    何进:“此乃小儿之见也!我掌天下之权,十常侍又敢待我如何?”

    袁绍:“大将军一定要去,我等引甲护从,以防不测。”

    何进:“好了!不必多虑。”

    何进输给了他的自大,他以为宦官不敢动他,至少在河间王来之前,宦官不敢动他。

    可是当他进入宫城,没见到太后,而是张让、段等宦官手持利刃从何进后面跟了过来,转过身来,结果,数把剑、戟拦住了他的去路。

    “悔不听孔璋之言,我命休矣!”

    何进死在宫中,死得很惨,像一条死狗。

    这个责任,袁绍占一大半,因为他暗中不断地给双方拱火。

    董卓人来得很快,已经从河东跑到渑池了,何进当初又犹豫了,派人去阻止董卓,但董卓已经不接受诏命了,开始率军前往河南。

    何进随后派谏议大夫种邵宣诏让董卓打住回军!

    董卓疑心洛阳政局已发生变动,威胁种邵询问洛阳情况,但被种邵怒斥,退军到了夕阳亭。

    袁氏这边不干了,人都已经快到了,你不让人进来,我袁氏如何控制朝廷?

    袁绍这边拿下“司隶校尉假节”后,命人去侦察宦官动静,然后又催促董卓等人继续上书,扩大事态!

    随后继续在暗中拱火,给双方施加压力,何进那边袁绍说外兵要进京讨个说法,又给宦官传消息,何进要杀你们!

    袁绍在何进准备放宦官返乡的重要关头,用公文通知各州、郡官府,假借何进的名义,要各地逮捕宦官们的亲属。

    袁绍靠着何进心腹的关键角色把宦官们返乡的最后可能堵死了。

    最终,一场狗咬狗的大戏正式拉开帷幕,宦官杀了何进,袁绍最后出手了,对太监的血洗开始了。

    先是何进的部曲吴匡、张璋听说何进被害,欲引兵入宫,结果宫门关闭。

    袁术与吴匡等开始共同进攻皇宫,用刀劈砍宫门,威胁宫中交出张让等人。

    袁绍与他叔父袁隗假传圣旨,召来樊陵、许相,把他们处斩。

    何进的手下吴匡等人一向怨恨何苗不与何进同心,被人挑唆说是何苗想搞死他哥哥自己上位。

    谁挑唆的呢?

    袁术嘛!

    吴匡号令全军:“杀死大将军的人是车骑将军何苗,将士们能为大将军报仇吗?”

    全体将士们哭着说:“愿致死!”

    吴匡率兵与董卓的弟弟奉车都尉董一起又杀了何苗,将何家的宫外势力连根拔起。

    太监们裹挟着何太后、少帝刘辩、陈留王刘协,劫持宫内的其他官员从天桥阁道逃向北宫。

    袁绍关上北宫门开始派兵捉拿宦官,不论老少,一律杀死,共二千余人毙命,有人因为未长胡须也被误杀了,对整个皇宫完成血洗。

    八月二十七日,张让、段等被困宫中,无计可施,只好带着刘辩、刘协等数十人逃出皇宫。

    夜里,到达小平津,皇帝所用的六颗玉玺都没有带上。

    河南中部掾闵贡夜里到达黄河岸边,闵贡厉声斥责张让等人:“还不快死吗?”

    随后又杀数名宦官。

    张让等最终向刘辩叩头辞别:“臣等死,陛下自爱!”

    说罢,投河而死。

    就这样,一夜间,作为保卫皇权最重要的两股力量,太监和外戚全部灰飞烟灭了。

    袁绍等人火烧皇宫宫门攻入皇宫的时候,就是东汉王朝皇权彻底不再存在的时间点。

    世人评价当时的袁绍是汉朝忠臣,现在看来,董卓进京挟天子的胆量不就是袁氏给的吗?

    这哪里是大汉忠臣,这样的人,才是东汉末年动乱的开始。

    君君臣臣之道,被这两个人火烧宫门攻入皇宫的这一举动彻底践踏。

    这哪里是勤王,手握重兵而不守君臣底线,乱入宫省禁地,此乃大逆不道之举。从此皇权威严不复存在。

    所以,从最初就说过:“篡汉者,袁也。”

    袁绍这种人才是标准的小人。而且是自作聪明的小人。同样是四世三公,同时代的杨彪和袁绍比较起来,简直就是天上地下的区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