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打铁还需自身硬(求订阅) (第2/2页)
些事情过犹不及,他也明白这个道理,心中已经开始打退堂鼓了。 只是,政二老爷也有烦恼,荣府还有四十万两欠银,没有着落。 之前完全就是硬着头皮强撑,到了快要归还欠银的时候,府里一点支持迹象都没有。 公中的情况比较糟糕,政二老爷特意找贾琏询问了情况。 因为公中主要的财源田庄收入出了问题,公中的存银一直都在减少,已经快要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了。 这时候,再向从公中拿钱,就是在逼王熙凤这个侄媳妇翻脸。 经过了半年时间的官场历练,政二老爷的实务能力依旧糟糕,可眼光和见识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平心而论,王熙凤管理内务相当合格,起码政二老爷挑不出毛病。 自己不贪财,还想方设法的左右腾挪,维持公中的财政平衡,不至于出现太大的赤字窟窿,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换个人,估计早就想各种方法捞银子了。 他甚至不敢想象,若是王熙凤不主持公中事务的话,怕是荣府内部的那帮家生子们,早就闹腾起来了。 经过了解,政二老爷也清楚问题出在哪里。 除了八大田庄的收入一减再减之外,其余公中产业,王熙凤能够完全掌控的也少之又少,简直就是扯谈。 另外,原本应该掌握的内库钥匙,依旧牢牢把持在老太太手里,王熙凤想要开启内库需要得到老太太的首肯才行。 简直荒谬! 好好的一个内院当家人,被整成了内院大管事! 若非王熙凤贪权恋势,怕是早就甩手不干了。 政二老爷很有些担忧,若是哪天贾琏外调地方做官,王熙凤肯定要跟着过去,那内院谁来负责,谁又能支撑得起来?
回头,想找王夫人化化缘,起码再拿出五万两银子出来。 可惜,王夫人这回态度坚决,说什么都是一毛不拔。 就算政二老爷说得很清楚了,若是不及时还清国库欠银的严重后果,王夫人依旧不为所动,把银子藏得死死的。 政二老爷脑子疼! 他实在有些不明白,王夫人究竟是什么心思和想法? 因为催讨债务的缘故,他已经得罪了不少朝臣,都是有份量的存在。 一旦荣府的欠银没能及时还清,那后果想想都知道,不会太美妙。 有些事情没有发生便罢,可一旦发生就不是说着玩的,王夫人怎么就不明白呢,难不成银子比实权官位都重要? 也就是政二老爷没和贾环说这些,不然贾环可以肯定答复:起码在王夫人心中,银子确实更加重要! 只能说,政二老爷对于枕边人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贾环猜测,王夫人年轻时,和王熙凤一样都吃过没银子的苦楚,这才造成了她们姑侄同样贪婪好权的性子。 只是王夫人的段位更高,已经将自己的心思遮掩起来,政二老爷才被迷惑。 政二老爷有些急了,再次找到老娘,希望得到赞助。 可惜,老太太这回也是态度坚决,根本就不理会政二老爷的恳求。 如此一来,政二老爷便尴尬发现,想要及时还清国库欠银,估计可能性不大了,这怎么成? 只是对上态度坚决的王夫人和老太太,他也不能用强不是? 随着天气越发寒冷,政二老爷的眉头就锁得越紧,大书房的清客相公们都察觉到了不妥,却是没有主动询问的意思。 政二老爷眼下的地位,已经和工部员外郎时完全不同! 说得不好听,政二老爷愁的是朝堂上的重要公事,清客相公们哪里敢轻易沾惹,要是出错主意后果难料。 要知道,此时大书房的清客相公队伍,比以往已经削减了差不多四分之一。 其中确实有几个表现不错的,得到政二老爷重视,推荐给了贾琏,成为了叫其余门客羡慕的九品官吏。 可其余的清客相公,则是因为出主意太过积极,结果全都不尽如人意,就被政二老爷客气送走。 还是那句话,政二老爷此时的情况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以前说错了不要紧,反正也没多大影响,不过就是有点尴尬罢了。 可是现在说错了,政二老爷又采纳的话,那后果就有些严重了。 一个不好就是公务事故,政二老爷在外头丢人现眼,回头还不得将出主意的家伙送走,难不成还养着吃闲饭啊? 贾环自然也察觉了不妥,本来不想轻易开口的。 只是,随着大书房的气氛越发压抑,他有些受不了啦。 他最近学医正是突飞猛进的时候,可不想因为在大书房受了气氛影响,连累到他学医的进度和节奏,那就不好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