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道蒲团:第二次讲道!俞锦鹏:师父,弟子全忘光了! (第3/4页)
间安慰金玉堂,他要趁着《大道蒲团》的效果还在,讲道还在进行,要继续给俞锦鹏传授武艺。 阎闯先冲仲乐拱手:“仲社首实力卓绝,我这二弟子打不过,‘八极拳’也打不过,请稍待片刻,待我新传一门拳法,好让大弟子俞锦鹏再来领教。” “嗯?” 仲乐一怔。 形意拳! 八卦掌! 八极拳! 这一战,阎闯已经展现三门顶尖拳法。 现在,居然还有拳法? 居然还要现场现传? 仲乐刚刚亲身领略过‘八极拳’,正是兴趣大起的时候,这会儿太好说话,点头就应:“阎师傅请便。” 得了仲乐答应。 阎闯这才看向俞锦鹏:“玉堂心思深,平日里看着平和,实则心底藏着一把火,故而为师传他‘八极拳’,练一个‘刚猛暴烈’,一则助他释放心中火气,二来也能助长‘八极拳’威力。” 阎闯教拳俞锦鹏,却先说金玉堂。 一旁,金玉堂在钟慧、苏叶二人搀扶下起身,听到师父这番话,只觉鼻头泛酸,眼眶止不住的就红润。 他虽名义上出身大户,但实则只是婢女所出,自幼饱受欺辱,于是立志习武。 朝廷布武之后,广陵学府崛起,金玉堂之所以继续留在铁线武馆,其实跟俞锦鹏、魏全不同,他并非是万般忠心,而是因打小在高宅大院中长大,知道‘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的道理。 那广陵学府看着花团锦簇、前途无量,但如他这样没有背景的人进去,焉知不是就跟家中一般,不受重视,饱受其辱? 与其如此! 倒不如就坚定留在铁线武馆,兴许还能得到程风笑的器重与重点栽培,将来练成程风笑这样的人物,也算有了安身立命的本事,有能耐可以照顾好母亲。 因此,金玉堂留在铁线武馆,不是因为忠孝义气,纯粹是从利益出发。 但那是最初。 八九年前,程风笑弟子众多,根本看不到他这样的平庸之辈。 可自从铁线武馆没落以来,程风笑虽然还是一如既往,但阎闯却对他愈发上心。 先是大师兄。 后又成师父。 金玉堂对阎闯有许多感恩、感激的情绪。 此时,听的阎闯对他如此关注、上心,更是因材施教,重点传他‘八极拳’,从此质变,拳法大成,金玉堂过往多年的种种情绪一齐爆发,若不是多年隐忍,险些就要当场失态。 他忍住。 心底感念恩师栽培。 …… 阎闯不知金玉堂情绪触动,他只是从金玉堂与八极拳出发,引出下文:“锦鹏,你跟玉堂不同,你的性子更多温和,故而,更适合我这门‘太极拳’,此拳法讲究以静制动、后发制人。” 阎闯将‘白角喇叭’垂在胸前,其双手下垂,手背向外,手指微舒,两足分开平行,接着两臂慢慢提起至胸前,左臂半环,掌与面对成阴掌,右掌翻过成阳掌,赫然是‘太极拳’起手式。 光说不练假把式。 教授‘太极拳’,阎闯还须亲自演练。 “太极拳,劲起于脚跟,主于腰间,形于手指,发于脊背。” “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 “练这套拳法,重在全身节节松开,一松到底,节节贯串,周身一气,其中腰为主宰,腰是节节贯串的枢纽,源动于腰,一动百动。” 阎闯从‘起手式’开始,一招一式慢慢演练,口中讲述招式名称—— 揽雀尾、单鞭、提手、白鹤亮翅、搂膝拗步、撇身捶、捋挤势、进步搬拦捶……
俞锦鹏看的认真,仔仔细细,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金玉堂同样也在看,看着看着,又在跟学,一招一式,一板一眼,似模似样。 这是阎闯两大弟子,充分信任阎闯,坚定不移,学的认真。 但在其他人看来,这一幕就显得怪异—— “他这是为了好让弟子看的清楚,才故意将招式姿势演练的特别缓慢?”龚宇好奇。 冯茹也奇怪,她皱眉道:“这么教拳,等他教完,要到猴年马月?莫不是在拖延时间?” 两人望向王正一。 王正一情知阎闯不是那等下作之人,他仔细看,看到阎闯教到‘野马分鬃’这一式时,只见他左掌阳、右掌阴,目光凝视左手手臂,双掌慢慢合拢,竟是凝重如山,却又轻灵似羽。 王正一顿时看懂—— “这是以慢打快、以静制动的上乘拳法!” 这一通! 这一悟! 再往后看,只觉阎闯招招式式都显奇妙,王正一看的入神,他看到阎闯双手圆转,每一招都含着太极式的阴阳变化,精微奥妙,实是开辟了拳法中从所未有的新天地。 不同于‘形意拳’! 不同于‘八卦掌’! 不同于‘八极拳’! 原以为这三门巅峰拳法已经涵盖天下拳术之精妙,但谁又能想见,阎闯居然在这之外,在这之上,又创出一门截然不同的崭新拳法。 更加精妙! 更显高深! “上下、里外、大小、虚实、开合、刚柔、快慢!” “通通都是‘阴阳’!” “通通都是‘太极’!” “相济、渐变、换化、互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