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港岛,我,米饭班主_347:雪中送炭高博士,奥运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47:雪中送炭高博士,奥运会! (第1/3页)

    第347章347:雪中送炭高博士,奥运会!

    高要拥有港岛大亨们历来都有的特质,好色。

    哦,不对,是知好色则慕少艾。

    天可怜见,以高某人的身家、地位,再加上这等靓仔,到现在为止,在外面从来没有勾三搭四。

    甚至风月场合也不去,简直就是柳下惠啊。

    那在家里,对自家老婆有点要求有什么不对?

    很合理嘛。

    阿霞实在磨不过高要,半推半就的便答应了以后会以小洋服加金丝圆框眼镜的装扮为主。

    等神清气爽的高要从书房里出来,哦,竟然都下午了。

    客厅中神色自若的芬姐汇报:“老爷,两位太太找Mrs.简打牌,说晚上就不回来吃饭了。”

    “不错,不错。”

    高要心想月嫦最近跟宛华处的不错嘛,都开始愿意去跟洋婆子打牌了?

    从前最头疼跟洋婆子打牌的不就是她么?

    “给太太盛碗鸡汤送进去。”

    芬姐略略欠身,她跟着又道:“刘秘书打电话回来,说李惠堂李先生送了请柬到潮州商会。”

    李惠堂?

    高要冷不丁问道:“球王?”

    他虽然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却也听说过这个名字。

    当时大江南北有一句话可以形容此人,看戏要看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

    此人,是当时公认的球王!

    芬姐说道:“是的,老爷,是球王李惠堂。”

    “让刘秘书过来。”

    芬姐心想刘秘书其实还是很了解老爷的,便说道:“老爷,刘秘书已经在路上了。”

    这个小妖精。

    高要咳嗽声:“芬姐,找人收拾下书房。”

    刘美仁过来,两人少不得要在书房里交流一下,现在里面那么乱,不当人子啊。

    由于林胜、陆大潮都已外派,高家当前只剩得林大华以及芬姐两个管家。

    其中林大华主要负责迎来送往,而芬姐则负责当前高公馆的内务。

    两人做事麻利,让阿霞轻松不少。

    芬姐递过一本剪报:“老爷,这是我搜集的李惠堂的资料。”

    高要笑道:“幸亏有芬姐。”

    他时常会听到李惠堂的名字,但是高某人极少关心,所以确实想了解一下这人。

    李惠堂名闻大江南北,时常见报,要搜集他的资料并不难。

    李惠堂于1905年出生于港岛大坑村,是粤籍客家人。

    其父是港岛20世纪初的建筑巨商连生建材公司的创办人李浩如,有妻子24人,子女60多人,李惠堂排行第三。

    瞧瞧这数量、这质量…

    李惠堂在1925年加入国足,于国际赛事屡创佳绩。

    36年柏林奥运会,此公以队长的身份带领国足在安南、星加坡、印尼、马来、缅国和天竺等6个亚洲国家打了27场,胜24场平3场,挣得20多万港元,以亚洲第一的名额杀进会内赛。

    创下佳绩。

    进入40年后,因为二战的缘故,时局混乱,李惠堂转走体育救国的线路,在大后方作表演赛和义赛,筹集资金救济战孤、支援难民,为抗战募捐出赛达138场。

    当时其还在国民政府中担任青年军体育委员会常委兼体育总教官,被授少将军衔。

    1945年二战结束,李惠堂也曾短暂返回港岛球坛,因时局仍颇为混乱,其便带领港岛的南华足球队转往东南亚比赛。

    创下十连胜的佳绩。

    在亚洲,李惠堂是当之无愧的第一球王!

    论民间的知名度,这家伙才是正儿八经的顶流。

    高要捏捏下巴,自己竟然会忽视这等人物。

    48年…

    后世的时候不知何故,极少见李惠堂的报道,所以高要会不记得也不稀奇。

    正思索间,熟悉的香风已经袭来。

    这香味如梦似幻,似熟透的桃子般,隐隐间带着丝香甜。

    在高要熟悉的人中,也只有小寡妇刘美仁了。

    等他抬头,果然如此。

    小寡妇穿着身婉约风格的竹子印花旗袍,配上那素雅的发型以及妆容,所谓逃之夭夭灼灼其华,也不过如此了。

    “会长。”

    俏生生的刘美仁在高要面前停住,小荷已露尖尖角,就等蜻蜓立上头啊。

    她从包里掏出张烫金的大红请柬奉上:“李惠堂先生邀请您于下周参加华协华联对足协西联的督宪杯足球比赛。”

    高要咳嗽声:“去书房谈。”

    刘美仁只能先收好大红请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