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2章 正版三字经 (第1/3页)
此时已至傍晚,朱元璋已经回乾清宫了。 朱标领着方孝孺来到了乾清宫求见。 “参见陛下!” “父皇。” 朱标和方孝孺分别见礼。 “免礼吧。” 朱元璋看了他们一眼,面色隐有不悦。 上次他见过方孝孺之后,夸了两句就给赶回去了,当时朱标就有意为方孝孺法,让他给堵回去了,现在好大儿又把人带来,难道是还要为他情? 等两人收身站定,朱元璋面露疑惑,淡淡的开口问道:“标儿,这么晚了,找咱有什么事?” “父皇,这是方师弟新作的文章,儿臣觉得颇为精彩,特地拿来请父皇过目!” 朱标将那方孝孺的这篇文章拿出来递了上去。 朱元璋微不可查的皱了下眉,最后还是接了过来,耐着性子打开看了看。 然而当他看清里面的内容,却是颇为诧异的轻咦了一声。 这上面写的主张内容,与前几他接见方孝孺时对答的观点相差颇大。 “这是你写的?” 朱元璋将目光看向方孝孺。 方孝孺自然不会冒功,谦逊的躬身道:“启禀陛下,这上面的观点多为李伟李大人所言,晚生只是整理补充,写出了这篇文章。” “哦?是吗?”朱元璋顿时眼前一亮。 “晚生句句属实!”方孝孺道。 朱元璋闻言,脸上不由露出一丝喜色。 这子还懂治国之道呢?不错啊,以后可以给咱老朱家当传家宝了! 不过想到李伟此时的处境,他又暗自摇头,现在满朝文武被李伟得罪了个遍,这宝贝想传下去恐怕很难啊! 拉不出来,真拉不出来! “父皇,这些虽是李伟所言,但方师弟的文章也的确精彩,儿臣觉得以方师弟之才,足以出仕为官了。”朱标道。 朱元璋听了也微微点头,这文章上的内容他也看过了,方孝孺把李伟这番话整理成文,自己也是思考过的,李伟那子什么德性他很清楚,这么丰富完整的文章那子肯定做不出来。 稍一思考,朱元璋便应允下来:“嗯,倒也不错,那便进翰林院做个侍讲吧。” 朱标脸色一喜,正要叫师弟谢恩,然而方孝孺却突然话了:“陛下,晚生自觉见识尚且浅薄,还想在明黄书院进修一些时日,还望陛下允准。” 他还想找机会再跟李伟请教一下什么是科技呢,是不是真的帮助大明实现人耕百亩田,亩产十石粮。 老二朱皆是目光诧异的看了看他,他们可是都知道,这个方孝孺虽然外表严肃端庄,但其实内心里还是有些恃才傲物的,毕竟他此时还是个年轻人。 但是现在,他竟能放弃入誓机会,甘愿继续在书院教书,这倒是难得。 朱元璋微微颔首;“嗯,也好,那你就先在书院教一段时间的。” 朱标迟疑了一下,也没有再劝。 “谢陛下!” 方孝孺揖手谢恩,朱元璋微微点头。 然后又将目光放回到文章上,心里却想着李伟那个臭子。 “这个李伟倒是挺有想法的,这样吧,咱再给他封个太子侍读,标儿你以后多跟他交流交流。” 朱元璋轻声道。 能不能传的,先安排上再。 朱标对幢然也没意见,恭声答应了下来。 而唯一对此事有意见的李伟,此时还不知道就因为自己多了几句话就又多了这么个差事。 次日,当李伟在工部衙门接到这封任命的时候,满脑子都是问号,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好好的教着书,干着工部侍郎的活,怎么突然又给他安排这么一个差事。 最近他忙着书院的事,连神机营都还没去呢,现在又来个这个,朱元璋这是真把他当牛马了啊? “以后有空再吧。” 想了想,李伟就直接把敕命扔在了一边,继续去书院,带着学生们就着断章的童话故事学习拼音识字去了。 到了中午的时候,李伟正在办公室里休息,方孝孺又找了过来。 李伟看到他,有些不耐烦的转过身去,希望他识趣点别再问东问西的了。 但今方孝孺来不是跟他请教问题的,而是来报喜的。 “李大人,陛下的任命伱已经接到了吧?”方孝孺面带笑容的问道。 本来不想搭理他的李伟,听到这话脸色突然一变,转过头来问道:“你怎么知道?” “哦,昨我将李大饶那番高论写成了文章,呈给了陛下,陛下看了特别欣赏李大饶才识,于是便给李大人封了侍读。” 方孝孺笑着道,他能感觉得出来李伟似乎不是很欢迎他来书院,甚至在明里暗里的撵他走。 而这次由于他的文章陛下看了一高兴,给李伟加了官,这在他看来多少也算是件喜事,他也算帮了个忙,所以特地来跟李伟想缓解一下关系。 然而李伟听了目瞪口呆,好嘛,上午他还纳闷呢,中午坑他的人就自己送上门来了! “你!” 李伟一拍桌子站起来,指着方孝孺手指连点。 方孝孺见他这样子顿时愣住了,有些困惑的道:“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