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境通上古?我真不是古代道祖_第八十二章:入秦宫,始皇做后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二章:入秦宫,始皇做后辈 (第2/2页)

步落下,越百川,跨千山,秦穆公伴于侧,八十一甲随于后。

    他暗自心惊,陆子所乘的这头青牛,似也不俗,牛蹄一迈,千里万里尽落于一步方寸间

    所幸,秦穆公自身也为大品,虽这个时代的大品无法如同后世一样迈出金光大道,一步能至念头所至之处,

    但真疾行起,一息万里也只是等闲,倒是可以跟上青牛的步伐。

    伴行间,秦穆公恭声:

    “陆子此离三十载,天下变换呐”

    陆煊平和的笑了笑,忽而想起什么似的,笑问道:

    “近年来,诸子百家可有再添贤德?”

    “有。”秦穆公点头道:“最出彩的,当时一位叫做鬼谷子的大德.于您伐齐那一年降诞,如今却已是大德了。”

    他赞叹道:

    “那位鬼谷子,天资可谓卓绝,创下一个崭新的学家,座下弟子不乏大贤之辈,如今有人将其盛赞为当世诸子第三人。”

    “喔?”陆煊脸上浮现出淡淡的笑意,问道:“前二人是谁?”

    “您和孔子。”

    说着,秦穆公似乎想起来什么一般,又补充道:

    “孔子似也有所悟,携弟子开始周游于列国,儒家如今在天下间也是一等一的学说了。”

    “善。”陆煊颔首。

    两人言谈之间,千山万川都已跨过,雍城近在眼前。

    秦穆公连忙加快了步伐,做引在前,城中诸官都早早来迎,城门大开,无数民众也都在翘首以盼。

    牛儿却不曾顿步,继续缓行,而明明缓行,却似骤然之狂风,一步一步,一里一里,直入城中。

    待青牛载着老人入城之时,此间又响起铺天盖地的颂声,皆在颂迎陆子。

    陆子之名虽响彻人间山河,但真要说起来,便是在洛阳于秦地最为盛。

    前者是陆煊久居之地,几次三番显化大迹,后者则是得益于秦穆公殷切传播,如今家家户户无人不颂陆子之名,甚至隐隐约约有神化的趋势,

    以至于秦地原本涌去天穹上的香火众生念,大半都归在了【陆子】的身上。

    在万民和百官的夹道欢迎中,陆煊平和的笑着,周身之势去越发的汹涌、壮大,头顶紫气再现,

    直至走入秦王宫中时,外头的颂声依旧高昂,万民都在欢欣。

    “吾却是难当此礼啊。”陆煊骑着青牛入王宫,叹道:“这还是吾第一次来秦地,这些百姓却如此称颂于我,愧而难当。”

    “您说笑了。”秦穆公垂着头,眼中却是神采奕奕,轻声道:“若非是您伐齐,止住了齐桓公的疯狂扩张,恐怕此间早已陷入战火,民不聊生。”

    说着,他忽而想起诸地间四起的灾与祸,神色微微暗沉了些许。

    如今,秦地不起战事,但却依旧民不聊生呐.

    陆煊并不知道这些事情,只是从青牛身上一翻而下,拍了拍牛儿的脑袋,旋即捧着道德经,在秦穆公的做引下朝着王宫大殿走去,

    八十一甲和青牛则是都候在大殿之外。

    才入王宫,陆煊便看见一个面容壮武,身上隐隐约约缭绕龙吟虎啸的青年疾驰而来。

    陆煊神色微微一动,感知到青年明明年岁不大,但身上却缠着足足百份的人道大势,且这运势似非后天而聚,而是先天便存

    思索间,青年已走至近前,神色看起来有些紧张,一旁的秦穆公笑骂道:

    “混小子,这位便是你整日念叨的陆子,愣着做什么?”

    青年回过神来,连忙做拜:

    “秦国赵政,见过陆子!”

    说着,他又朝秦穆公一拜:

    “父祖!”

    陆煊眼中浮现出了然之色,果然

    一旁,秦穆公一边做引,请陆煊上坐,一边介绍到:

    “陆子,这便是我那第十九世孙,以赵为氏,以政为名,这孩子倒算是聪颖的”

    陆煊凝视着底下恭敬站着的青年,心头忽然生出感慨。

    这位,便是那千古一帝,便是古来第一位皇帝么?

    青年周身龙吟虎啸,伴随寻常不可见的厚重人道运势,若是仔细看去,却有盛极之相,

    再看去,这盛极之中,又添几分吞吐山河之气魄来!

    半数之人族,以汉民自居。

    而秦统山河,遗之于汉,汉承秦制。

    始皇帝者,盖圣人之威,施于后王。

    他想起了环绕整个太阳系,抵御了妖族六千八百年的星空长城,神色郑重了些许,若非眼前这位,恐怕现世中,祖星早就被妖族所占据了呐

    陆煊颔首,凝视着青年,笑道:

    “果真如秦公之前所言,仪表非凡,气度不俗,来日定成大器,兴许能平天下之乱。”

    此话一出,恭候在殿门口静听的百官都色变,近前的秦穆公、商鞅脸上也浮现出惊色,都没想到陆子会给赵政这么大的论词,

    就连赵政本身也愕然,懵懵的抬起头,旋即面色沉稳的又做一礼:

    “陆子赞,小子诚惶诚恐!”

    他尽管心头惊喜,但脸上却并未失态,一言一行,一丝不苟。

    胸有惊雷,面如平湖,波澜不惊。

    端于主位的老人脸上浮现出笑容来,一边摩挲着手中竹书,一边抬了抬眼睑,眼眸中的混沌气缓缓流淌,似蕴藏着深空星海。

    他笑道:

    “吾伐齐之时,汝恰巧诞下,吾与秦公言说,本是要来替你引福开智,却不想再回人间已过去了三十年。”

    顿了顿,老人神态祥和,继续道:

    “虽迟了三十年,但也不算晚,不过可惜汝之道不在于贤与德,不能为吾弟子秦公,吾欲引此子为吾后辈,可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