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值此天倾之时,先生救我人间! (第2/2页)
淡淡开口:“就现如今来说,仙佛归来,诸帝重临,已成必然,唯一的变数就是那个陆子。” “所以呢?” “所以,我与另一位楼主达成共识,我们生楼准备入世下场,将变数扼杀,以免出现意外.那伱们上宫呢?” 上宫之主微微眯眼,沉思了良久,道: “你我为不朽,又无法入世,仅靠几个大品,又能如何?” “先遣大品去试试,若是不行,引妖族入关,妖乱天下,你我都能得利,如何?” 闻言,上宫之主无声的笑了笑: “原来你所谋划的在这儿呢?谁不知道你们佛门的那位佛祖又是诸妖之祖,怎么,什么好处都想占了?” 说着,他沉思了片刻,最终还是颔首道: “不过你说也对,任何变数,必须提前扼杀那就按你说的做吧。” “慈悲,慈悲!”佛光潋滟者脸上浮现出笑意盎然,再做一礼:“那吾便告辞,还得去一趟【地阙】和【死楼】。” “善。”上宫之主淡然颔首,以做回应。 ……………… 某座城市边缘,山镇之前。 杨戬抱着被封了六识六感六觉的周小童,伴着李长庚一起,小心谨慎的于人群拥挤间,走入那方才修起的【陆子庙】。 伴随人潮涌动,两位隐姓埋名的上古仙人抬起头,朝着庙中的铜像看去。 “怎会是他!” “怎会如此!” 两位上古仙人大骇,骨凉身冷魂寂,惊的心跳都停了半拍。 庙宇之中,大台之上,少年的铜像威严又威严。 “陆陆煊?”李长庚有些恍惚,想起了十多万年前的那一幕盛景,想起了那个披袍戴冠的老人,神色震动。 杨二郎茫然侧目,呆道: “李老,陆子可是如此模样?” “非也。” 李长庚干涩道,却更为恍惚,两人脑子里炸起一道惊雷,整个人都酥酥麻麻,忽而似有一条线,将一切都串在了一起。
那位陆煊为玉虚一脉的福生天尊,但容颜却诡异的和上清一脉的玄黄无上帝一模一样, 现如今,名动上古岁月的太上一脉太上玄清的铜像,在当世所铸之模样,却又与陆煊一般无二! 三清三徒不会吧?? 两人下意识的否定了这个猜想,那太过于荒唐,虽然一直有三清道祖为一体的说法,但同徒同弟子? 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但,但眼下这些,又该如何解释? 李长庚和杨戬面面相觑,都可能出了彼此眼底最深处所蕴藏的惊愕, 而恰此时,庙里忽然人声更鼎沸,有人惊疑不定的开口: “你们看新闻,说是又出土了一些大墓葬,据说是某代周天子的墓!” “周天子是个啥玩意?” “这你都不知道,自然就是周朝时候的王了呗!” “喔,那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你看一眼新闻不就晓得了?说是周天子墓中有一些史书,虽然都残破,但还有一点内容保存了下来!” 说着,那人对着手机念叨道: “上面记载的是.” 【天子驾崩前,笑曰:值此天倾之时,先生救我人间!】 【此后,望后辈切记,但闻陆子名,须拜而叩首!】 念出来后,庙宇里无数来拜陆子像的民众都面面相觑,有些迷糊,这些都什么和什么? 半晌,有人咽了口唾沫,瞪眼道: “天倾之时,救人间.陆子在上古难道还干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不成?” 众人都茫然,唯有李长庚和杨戬对视了一眼,脸上浮现出干涩的笑容来。 惊天动地的大事? 岂止于惊天动地! 先罢黜一方天庭,后更是. 两尊上古仙人背后又不自觉的一寒。 ……………… 上古春秋,九天之云依旧似欲触地,四海之水也还未曾平复,大潮起,滚滚惊涛拍岸击天。 秦国,雍城。 太白金星和李靖都屏住呼吸,凝视着西边渐渐失去光彩的天穹,不寒而栗。 真.真被罢黜了。 两尊天庭重臣不约而同的缩了缩脖子。 而此时此刻,整个雍城中爆发出欢呼声来,万民敲锣打鼓,张灯结彩,拱卫在高台四周呈仪仗之态的士卒们亦高举刀兵,振臂欢呼。 都在颂陆子。 秦穆公和商鞅呆呆的站在原地,有很不真实之感,赵政则是加入了军民们的欢呼中,跟随着士卒、平民等,大声呼颂高台上老人的名。 与此同时,陆煊屹立在祭天台上,凝视着西边天穹,待到周身临时汇聚而来的人道运势都散去后,这才回过神来。 “嗯?” 他略微有些疑惑,绝大部分人道运势都归去了原处,但有三百份人道运势却无处可归,安然的停留在了自己身侧。 “这是.”陆煊凝神,神觉震动,旋即便明白了过来,侧目看向古洛阳的方向,有些感慨,轻声自语: “生在此倾颓之世,汝为天子,兢兢业业,也算尽力,若赴轮回,来生可入我门下。” 虽为低语,但更似宣告,声音在残留人道运势与身上道袍道冠的加持之下,通达九幽地府, 九幽黄泉的鬼神拜而领旨,恭敬郑重的将周天子的魂魄迎入了轮回。 旋即,陆煊收回了目光,扫视雍城中欢呼的民众,脸上绽放出点滴笑容,轻声道: “吾至此地,为传道来。” 城内欢呼声骤然止息,所有人都恭敬又恭敬的仰视着那位明明站在天穹下,却又似站在天穹上的垂暮老人。 老人此时缓缓盘坐于虚空,摩挲手上的竹简,将之缓缓摊开,以悠扬声,淡淡道: “现在,听我说法。” 天顶之上,紫气东来三万里,再惊仙神,再动人间。 推书推书!幼苗仙草,书荒可以看看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