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初见武后  (第2/2页)
都不敢苛责武后,为此还灭了上官仪满门。    虽然有私心的存在,那也是几十条人命,帝王无情可见一斑,可怜上官家肱股之臣,只因为得罪了武则天。    “不够,还不够……”    李贤喃喃自语,回到寝殿后继续思考。    武则天的成长轨迹他很清楚,可谓是人挡杀人,佛挡杀佛,哪怕她本身信佛。    据林语堂先生所著《武则天正传》统计,武则天一生共谋杀了九十三人。    其中死在她手里面的亲人共二十三人、李唐宗室共三十四人、朝廷大臣共三十六人。    这其中还不包括死者亲朋,那些大臣的不包括党羽。    武则天自十四岁入宫成为太宗的才人,到成为高宗的皇后、唐朝的皇太后。    再到废唐建周,成为华夏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女皇帝,中间走过五十三年的历程。    在这半个多世纪的宫廷生活中,为生存、为权势,漫长而残酷的斗争终于将武则天变为残酷无情、冷血嗜杀的狠角色。    其通往皇权宝座之路,洒满了失败者或无辜者的鲜血,她头上的那顶皇冠真可谓是“嗜血的皇冠”。    对情敌,是武则天皇权之路需要迈过的第一道坎。    为了爬上皇后之位,为此她很自然的便和王皇后及萧淑妃产生了矛盾。
    王皇后出身名门,是长孙无忌、褚遂良等朝廷重臣拥戴、保护的对象。    萧淑妃出身齐梁皇室,加之紫色妖媚,极度受宠。    无论哪一个,对刚刚进入高宗后宫的武则天来讲,都像是难以翻越的“山”。    为此,当时还是昭仪的武则天机关算尽,用尽各种阴损毒辣的手段终于搞掂了两位情敌。    不仅让她们废居冷宫,还将两人的手脚斩断,放入酒缸中,美其名曰“醉骨”!    比当年吕后施之于戚夫人身上的“人彘”还要惨毒!    没多久,王、萧二人备受折磨而死。    死后武则天还觉得不解气,于是发挥改恶名的特长,把两人的姓分别改为“蟒”和“枭”,意为蟒蛇和猫头鹰。    妇人心肠之阴毒,何至于斯?    对政敌,武则天夺权之路充满了各种艰难险阻,其中反对声最强烈的莫过于李唐宗室。    为此,武则天的对策很简单,就是一个字:杀!    武则天当政时期,高祖、太宗的后代几乎被杀光,很惨很恐怖。    不仅如此,武则天在杀掉这批王爷、王子后,还给他们都改了丑恶的姓氏。    比如越王李贞、李冲父子,死后被削籍,改姓为“虺”。    “虺”是一种长相丑陋的龙,也有的说是蜥蜴,总之是很难听。    对武则天来讲,朝廷重臣同样也是其必须铲除的“劲敌”,其手段跟对待皇室一样,也是简单一个字:杀!    从登上后位,到登上帝位,武则天对李唐重臣宿将的铲除便一直没有停歇过。    死难者中极有名气者不仅包括高宗的亲舅舅、托孤重臣长孙无忌,还有一大批声震海内的贤臣名将:    宰相褚遂良、韩瑗、来济、柳奭、裴炎……    名将程务挺、王方翼、黑齿常之、李孝逸、张虔勖……    总之敢于挡路者,一概处死。    对亲人,只要是反对她的人,武则天都无差别的秉持“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的原则,真正的做到了六亲不认、冷酷绝情。    比如她的两位同父异母的哥哥武元爽、武元庆,还有两位堂兄武惟良、武怀运。    虽然靠老妹的关系当上大官,但却经常不甩老妹的面子,结果都遭到杀害。    其中,武元爽、武元庆哥俩被流放到安南而死,武惟良、武怀运被杀。    死后都改“武”姓为“蝮”,意思是蝮蛇,可见武则天对他们怨恨之深!    甚至是对自己的亲生骨rou,但凡武则天认为他们碍眼,或者觉得可以作为夺权的工具,她都会毫不顾惜的去摧毁或利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