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那个一点都不好的年代 (第2/2页)
怕是要比自己想象之中的还要更加高深些许,居然能够看穿己身些许来历。 “玫姨,不必喊我贵人,照常称呼我为伢儿也可,至于2000年后的光景···未有国难。”秦瞎言道,他本想说国泰民安,但此界这般年景···还是别提了吧。 “‘未有国难’便好,便好。”玫姨似乎松了口气,“既然有贵人相助,那贵人想怎么走便怎么走吧,不过,还请别给伢儿造成太大困扰。” “那是自然。”秦瞎点头。 “汤要凉了,老火汤还需趁热喝才风味俱佳。”玫姨劝道,不过却也没那么多敲打或提防了。 “好。”秦瞎点头,捧起汤碗,稍加吹动,散去大半热气,轻抿一口。 鲜香确在味蕾展开,不注意间已然喝完三分之二,暖意自胃散开。 “老身这汤如何?”“鲜极了。”“那便好。” “贵人若是能助伢儿脱离此劫,亦有大礼相赠。”“是何大礼?” “不可多言,天机不可泄。”“好,那么是何劫难?” “不可多提,天机不可露。”“既如此,便不提不言吧。” 秦瞎与老妇这般交谈,而后便也不再多语。 西涯继续喝汤,待到喝完汤底浅浅一层后,他才开口。 “那我可以出门‘逛逛’么?”“自是可以,不过,贵人或许不知此时境况,还是别去尖沙咀为好。” “为何别去尖沙咀?”“我怕您杀心难自抑啊。” 于是瞎子便收好琵琶,不知为何,许是原身习惯,他也将琵琶背在身后,察觉后便将琵琶收入行囊。
“玫姨,我出门了。”“好。” —— 尖沙咀。 瞎子还是去了尖沙咀,虽说石塘咀与尖沙咀之间相距甚远,但对瞎子而言,不过几步路的事情, 路程中也调整身形,并以无面面具与魇面覆在面门,好隐藏身份。 他确实有心想去尖沙咀了解一下情况,虽说好奇居多,但更多地是想看看有无自己能解决之事。 只是真的到了尖沙咀,瞎子却只见到了一副让他不忍看去的场景。 刑场高筑,几名死囚被反手绑着,死囚身上也没插着什么木牌,只听得“逆匪”“份子”之类的词。 但这几位死囚所做的事情是什么呢?他们只是组织进步青年,成立“自觉读书会”,想要培养下一代好为国难出一份力,却因为立场不同而被拘捕,乃至私刑死刑。 身后并非拿着大刀的刽子手,反而是穿着军装的几人,步枪上膛,待瞎子赶到后,也听得一声令下开了火, 他赶不上了。 赤色的血从弹孔当中溢出,血流像是树木生长的枝干向外蔓延。 几多民众手中拿着碗,握着馒头,争先恐后生怕迟了一步的去接着那血,又用馒头沾着血··· 瞎子深吸了一口气,他没忍住,爆喝一声。 “你们在干什么?!!!!” 民众们在干什么?只是为了用人血馒头治病消灾罢了。 “你们在干什么?!!!!”瞎子又问,声声句句,满是愤懑。 却不知到底在问谁。 那个年代,一点都不好,也不知到底是什么人觉得“十里洋场,歌舞升平,旗袍歌女,纸醉金迷。”是好的,也不知是什么人,觉得鸳鸯蝴蝶就是好,也不知什么人觉得魏晋南北朝就是好··· 可是那個年代,一点也不好。 瞎子魇面覆面,手中已握住了复现的杀铸道。 “你们到底在干什么啊···”他声声难抑。 而后挥刀,却斩不开这一点都不好的年代。 他只能斩开那盛满了血的碗,沾着血的馒头,士兵们手中的枪。 杀心难抑,却未杀一人, 瞎子望着奔逃的人群四顾茫然,硬接了几发子弹,才将开枪者的手削出豁口。 这一方时代,真难斩开啊。 —— 造成了轰动的瞎子早已返回了石塘咀,玫姨做好了一桌丰盛午饭,她并未老眼昏花,看得出瞎子一身杀气腾腾。 老妇人叹了口气:“如今这个年代伱觉得如何?” “一点都不好,一点也不好。”瞎子攥紧了拳头。 玫姨意有所指说道。 “所以‘鬼’才会多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