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二章鬼子?还不是给钱就推磨! (第1/2页)
“上面写了啥?” 翌日。 老百姓对街上落下的,街道墙上贴的新华报产生了nongnong好奇。 每次新华报这么大张旗鼓的出现,可都是有大新闻。 有公开声明要杀死鬼子华北方面军参谋长,然后没多久真的干掉了。有炮击鬼子机场的,还有是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把鬼子杀的头破血流。 每次,都是鬼子吃大亏。 每次都是大好事啊! 这次是干啥? 但两架飞机,合计洒落的报纸不过三吨。 加上其余五架飞机运输的三吨,加起来也不过六吨。 六吨报纸, 因为新华报的大版面和使用的优质新闻纸,一斤大约二十张,相当三份报纸。 六吨也就是三万六千份报纸。 再加上鬼子大量破坏和搜剿,对于北评城周边过百万人口,不算多。 不过,虽然不多,但瞅见一份,老百姓依旧有人带回家藏起来——即便鬼子严令禁止,一旦查出来,轻则打一顿,重则枪毙。 “说是八路军又要杀日本人的参谋长了!” “嘿,又杀?” “还不止!” “报纸还说,百团大战还在继续,八路军把鬼子打的节节败退,头破血流。” “利害!” “报纸上还有八路军根据地照片,嘿,人家八路军果然是老百姓的军队,那边的老百姓,日子过的可比咱们这些人好多了。” “至少顿顿都有饱饭!隔三差五还能吃上rou!” “顿顿都有饱饭?” “隔三差五吃上rou?” 听到这里,有人终于忍不住质疑: “真的?” 这年头,能顿顿吃上饱饭?还隔三差五吃上rou? 别说日本人来了。 就算是日本人没来之前,能这样的人,也不多,甚至是极少。 “报纸上都写着呢!” “这新华报上面还有照片。” “照片能作假?” “看看人家根据地的粮食价格。” “就算是带包装的进口粮食,也只需要一块钱一斤,高粱甚至只要两毛,而只要肯干活,农场,修路队,一天最低也能赚三块钱!” “带包装的进口粮食只要一块钱?” 五斤一包,有纯棉外层,和防水防潮密封的内层,能长期保存的进口粮食,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 “八路军厉害啊!” 随着新华报的铺展,信息开始广泛传递,人们逐渐的了解到,八路军的强大,根据地的状况。 “要是八路军在咱们附近也有根据地就好了。” 有人忍不住感慨: “劳资这就去投奔,就算当兵和日本人拼命,至少也能落一吨饱饭。” “可不止。” 有人当即的补充说道: “报纸说了,要是你是八路军战士,你死了,也就是牺牲了,你那一家三口可是有牺牲补贴的。” “就算不干活,也不会饿着。” “娃还能在根据地的学校上学。” “这··” 说话的人是真心动了。 奈何,北评距离八路军根据地太远,两千里路呢! “我觉得啊。” “咱还不如希望八路军打过来呢!” “有道理。” “话说,不知道八路军这次能不能又把鬼子参谋长干掉?” “难说。” “小鬼子不至于这么傻吧,连续两次在一个坑上摔倒?” “难说啊!” “日本人来了!” “·····” ··· 翌日。 “日本人近期动作很大。” 一栋相当豪华的房屋内,文生眉头皱起,语气担忧。 面对日本人情报科,和特高科的围剿,北评的地下党同志们发挥狡兔百窟的方法,利用充足的经费,布置了大量潜伏地。 这一栋豪华房屋就是其一。 此次,北评地下党的骨干基本上都来这里开会了,其中包括刚到的千大云。 “位置安全吧?” 一位骨干看着不远处的鬼子营地之一,有些担心。 这一次,全北评的大部分骨干都来了。 而鬼子已经知道,部队近期将要对鬼子华北方面军的参谋长动手,必然全体出动,高度警戒。 这个时候,集会很容易被一网打尽。 “放心。” 文生倒是十分自信: “这栋房屋,属于一个鬼子实权少将。” “我以商人的身份,租的。” “名义上是贿赂这个鬼子少将,所以多给了一些租金。” “原来如此!” 众人顿时放心起来。 俗话说的好。 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 小鬼子估计也想不到,他们敢主动靠近鬼子,甚至在鬼子的窝里开会。 “资金充裕的感觉,真好啊!” 一位北评的地下党老同志心里感慨。 是以前没想过这招么? 当然不是! 而是以前就算想这么干,也手里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