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零二章空射反舰导弹与四发运输机 (第1/2页)
“这是··” 独立团驻地。 机场。 丁伟瞪大眼睛,看着眼前一台巨大的飞机,一度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运输机。” “全称是四发战略运输机。” 在自己老战友面前,李云龙得意扬扬的介绍: “空重二十五吨。” “标准起飞重量五十五吨,最大起飞重量六十五吨。” “那不是最大可以运输四十吨物资?” 虽然他没看到飞行手册。 而且得益于优秀的轻质材料,以及和运五和歼一先进轻质发动机,在大幅度增加体积的情况下,总重也只增加了七吨,来到了二十五吨。 “足够了。” “得让他扛着三十公斤粮食,这样一来,他就能干一天了。” 二十吨载重量。 “最大起飞重量不实用,对飞机航程,cao控性有很大影响,甚至会影响飞机安全性。” 丁伟问道。 “也就是说,最大可以装载二十吨物资,运输到一千公里以外的地方?” 这是有战略影响能力的超级运输机。 但通过这段时间学习的飞行知识,他还是大概率猜到了这架运输机的最大运输重量,以及最大载重下,运输距离。 丁伟没说话,但李云龙显然不打算放过丁伟: “你小子也是跟着丁伟混的,怎么问这么没脑子的问题。” 为了达到最大四十吨的荷载量,大航程,这架运输机使用了长机翼,所以不具备战术运输能力,起降必须得铺装跑道。 李云龙回答。 “对。” “有多少架?” 丁伟没有说话,虽然心里对这种巨大的四个发动机的运输机非常好奇,但为了避免被李云龙骑脸嘚瑟,他打算等一会去看一看飞行手册。 也就是说,可以从太岳根据地起飞,抵达鬼子首都东京后,盘旋一个小时,还能再飞回来。 虽然不如C130,但也不差。 再加上这架飞机巨大的,可以直接放下重炮的货仓,丁伟深刻的知道在,这个数据的对战争的影响,是多么的可怕。 “六十五吨最大起飞重量。” “不过,满载二十吨情况下,可以往返一千两百公里,但对起降机场要求很高。” “这就和你丁大团长一样。” “这样,不出十分钟,你丁大团长就趴窝了。” 但丁伟旁边的警卫员瞪大眼睛忍不住问道。 一千公里的运输距离。 丁伟眯了眯眼睛,还是忍不住问道。 眼前的飞机,其实就是为了击毙多田骏,而出现的新武器。 丁伟警卫员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回复,摸了摸鼻子,默默无语。 丁伟长舒一口气。 空重二十五吨,标准起飞重量五十五吨,最大起飞重量六十五吨,包括燃油在内,最大载重额度达到了惊人的四十吨。 “当年和他一个班的时候,这小子可是大力士,能扛着一百二十斤的粮食满地跑,也就是说,你丁大团长最大能载重六十公斤。” “目前五架,干掉多田骏之后,可以每个月囤五架。” 四台两千六百马力的轻质节油发动机,长机翼,使这一架飞机,在轻载状态下,达到了最大六千八百公里的航程。 “这样啊!” 起飞和降落距离都很长,对环境要求也比较高。 此时在独立团机场的飞机,从外形上看,和前世C54相似,但增加了尾部货仓门,体积也明显增加,内部货仓容积自然也大幅度增加。 李云龙回答。 “但咱干活的时候,总不能让他扛着六十公斤粮食吧?” “嘿嘿嘿···” 二十吨载重量,大货仓。 “飞机起飞,需要消耗燃油,需要滑油,还需要飞行员,你把运输机全部载重用来装物资,它怎么起飞?谁来cao控?” “五架。” 丁伟眉头一皱。 每个月五架,有点少。 即便每个月屯五架,一年下来,加上当月的五架,也就六十五架。 “没办法。” 李云龙一摊手: “独立团一共就五千人。” 他其实是想要十架的。 但四发运输机对人员编制需求多,单一架次最少需要二十人,十架就是两百人。 考虑到后续坦克营,防空营,雷达部队,装甲车等等武器,都需要大量编制, 尤其是李云龙最看重的黑鹰。 以及四发运输机,其实对于部队来说,并不是硬性需求,远不如黑鹰坦克等有效,所以李云龙就缩减了编制规模。 “也是。” “不过,每个月五架,好像也够用了。” 丁伟摸了摸下巴。 每个月五架,一年就是六十五架,单次运输能力达到了一千三百吨。 即便考虑到后续,部队会加强重火力,包括团属榴弹炮,团属汽车等等,单次运力也达到了一个团。 这样一来,就能实现,一周之内四个重装主力团的跨越一千公里的大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