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穷是穷了点,但不能丢了骨气 (第3/3页)
烂挣钱,到了晌午再回家。
听到这里,想起昨天那冷清的烧饼摊和陈父那忙碌的身影,小陈脸色复杂向小镇跑去。 可到了收破烂的地方,他只看到一辆破自行车,而陈父却没了踪影。 就在小陈疑惑的时候,一位好心的街坊告诉小陈,陈父上县城去了,据说是买年货。 霎时,小陈愣住了: ‘买年货在这儿不就可以了吗?为何非要去县城?’ 他带着疑问坐车来到县城,刚下车,就听到有人议论说前面有人晕倒在商场门前。 小陈一听,暗叫不好,立即飞快地跑过去。 果不其然,正是父亲。 此时他已经醒了过来,看见小陈脸上浮起一丝微笑,颤抖地从衣袋里掏出一叠钱,示意小陈去商场里买年货,顺便给他母亲买件像样的衣服。 小陈接过钱,不由得放声大哭,因为在那叠钱里面,还夹着一张卖血的单子。 进了商场,陈父要给小陈买新衣服,小陈说什么都不要,但拗不过父亲。 接着又给陈母买了呢子大衣和颇为流行的女式裤子,共花了三百元。 这也是母亲这辈子最奢侈的一套衣服。 此时小陈还是想不明白,一向生活俭朴的父亲今天为何如此反常。 回来的路上,陈父反复打手势不准小陈把他卖血的事告诉母亲,看着陈父黑瘦瘦的脸庞,小陈的眼睛湿润了。 这一年的春节,是小陈有生以来过得最暗然的。 可陈父却表现得比哪年都高兴,大年夜像个孩子似的拎着鞭炮围着院子跑。 迎着鞭炮的亮光,小陈分明看到父亲脸上满是泪水。 在陈父的感染下,陈母也有了精神。 她穿着陈父给她买的新衣服,安详地坐在堂屋里,微笑看着孩子般的陈父。 吃过年夜饭,父母就坐在饭桌前默默地对望着,他们那专注的目光让小陈局促不安。 小陈走进里屋,就躺在床上睡着了。 不知过去多久,陈父忽然推醒小陈,沉默地让他来到陈母床前。 小陈这才知道母亲快不行了,此刻已经神智不清,嘴里喊着陈父的名字。 陈父坐在床头,默默捧起她的头,让她靠在自己身上。 好一会儿,陈母睁开了眼睛,看见小陈,虚弱断续说: “儿啊,,你别怪父亲穷,,但他对得起我们...” 说完这些,她满眼泪光看着陈父。 陈父仿佛读懂了她的目光,只是说不了话,只能呜呜地哭着点头。 凌晨时分,陈母躺在陈父的怀里走了。 直到多年以后,小陈成为了父亲,才明白母亲最后那番话的意思。 叮嘱父亲尽力让儿子成才。 可惜,就为了这个承诺,陈父更加省吃俭用,更不舍得花钱治病拖成了癌症,没几年也走了。 小陈如今虽然吃穿不愁,但一想到这些是谁给予的后,便终日悔恨交加,痛苦一生... 看着屏幕上让人痛心的一幕,观众们早就鸦雀无声。 那沉重如山的父爱,让他们不由自主想起自家默默付出背负家庭重担的父亲。 也渐渐理解了父亲的沉默,只是不想影响到他们的成长和带来压力罢了。 一些心灵受到冲击的人群,泪水更是不受控制落下。 “看得我泪流满面,这就是父爱吗?” “这则故事是真的,小陈去年还上了新闻,不要怀疑了。” “我以前不理解爸爸,为什么他不能挣大钱,为什么一家人过的这么艰难,直到自己工作才发现,养活我们已经是他最大的能力了。” “父爱,如大海般深沉而宽广,也如嵴柱般顽抗...” “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怜儿大不认人。” “太感人了,这歌声这MV故事直接让我破防。” “时光时光慢些吧,不要再让爸爸变老了,我愿用我一切,换他岁月长留...” 不提直播厅水友们的震撼刷屏。 导播室里,却一反常态沉默。 哪怕看着节节攀升的收视数据,许项栋都没有多少欣喜,反而默默抽了根烟。 他现在作为父辈,对于这首歌的含义感受得更加深刻,越听越难受。 因为他小时候,也曾埋怨过他父亲给不了自己物质条件,最终没能考上想去的大学... “谢谢你做的一切 双手撑起我们的家 总是竭尽所有 把最好的给我 我是你的骄傲吗 还在为我而担心吗 你牵挂的孩子啊 长大拉...” 秦轩唱到这,声音透出几分伤感悲戚。 那种刻骨铭心的共鸣,似乎能穿透人们心灵一般。 说起来,秦轩原本相中了好几首歌颂父爱的歌。 包括《父亲写的散文诗》、《以父之名》、《当你老了》、《单车》等。 之所以最终选择这首《父亲》,除了契合感恩主题外,就是因为看中它的共性。 而且这首歌的创作,本身就带有悲惨故事。 王太利在拍摄老男孩的过程中父亲患病去世,他深刻体会到子欲孝而亲不待的痛苦和遗憾,这首歌才得以出现。 而这首歌的主旨,也是想借此提醒大家多关爱一生cao劳的父亲,不要留下遗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