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茶寮听书人 (第2/2页)
老张家出了这么一个武人,那可是光宗耀祖的大造化。俗话说得好,一人在朝,百人缓带,这老张家从此那是鸡犬升天,住大宅娶新人,好不快活。可俗话又说了,饱暖思**,饥寒起盗心……” 砰! 辛夷正听得兴起,背后突然传来一声巨响。 门口原本放着几个烧水的炉子,小二哥们便从那里取了茶壶来回添水,这说书先生正讲到关键处,炉子突然被人踢翻,在地上滚出丈余。 大热的天,火炭倾覆,热浪四溢,那火星溅出来飞上凉棚,惹来人群里惊呼阵阵。 “哪个不长眼的跑到香壶小筑来撒野……” 汴京有点名气的茶楼酒肆,背后大多都有官宦商贾或大人物在撑腰,要不然早让人把堂子给掀了。 因此,小二的见到这等狂徒,也是凶横得紧…… 换平常,纵有几个醉酒的家伙撒撒野,被小二哥一吼,也就怂了。 可今日不同,小二声音未落,眼睛便瞪大了,像是见鬼般盯着从天而降的张巡和一群禁军,火炭也不管了,转头便往店里躲。 待到钻入人群才敢出来吆喝。 “你,你们是什么人?光天化日之下损毁民财,这是要造反吗?” 张巡站在凉棚下,眸子里是冰冷的寒意。 “来人,将这个拨弄是非,毁谤朝政命官的说书先生给本官押下,带到开封府问罪。” 说书人与茶寮是有契书的,相当于是茶寮的雇佣。这个姓王的说书先生因为段子多,换代快,跟得上时事和潮流,很得汴京百姓喜欢,听者丛多,本就是香壶小筑的摇钱树,掌柜的哪会轻易让他逮人……
“干什么,干什么?” 掌柜的比起小二来,底气更足了几分。 他走到门前,朝张巡拱手。 “敢问这位大人,是哪里的差使?为了何事劳师动众,要抓我们的人?” 张巡冷笑,不同他解释,招呼禁军,“将掌柜的一并羁拿,押送开封府。” 一群禁军蜂拥而上,掌柜的当即变了脸色。 “大人有何凭证?可执有朝廷羁拿券书……” 张巡冷着脸,一言不发,一概不理。 所谓秀才遇到兵,这个时候说什么都没有用了,掌柜自衬无罪,朝中有人,倒也不挣扎,嘴上说“那草民便陪大人去开封府走一趟”,眼风却拼命朝小二哥扫过去,示意他快去找人。 茶寮里嘈杂一片。 说书先生早已白了脸。 但没有人认出那个就是张巡,说书人嘴里的张家后生。 张家人做出这种事情,张巡自然也没有颜面当众承认自己的身份…… 辛夷看半晌,慢吞吞地扶着杏圆的手,站了起来。 “桃玉,杏圆,我们回去吧。也不知是哪位大人如此威风,偏不许百姓听点笑话……” 杏圆低低笑一声,状若耳语,实则大声。 “姑娘,是张枢直张大人。” 嗡的一声 茶寮里登时炸开了锅。 皇城脚下,大白天光,听书的百姓并没有那么怕黑脸张大人。 “听说张大人是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立功名,有高义……原来竟是如此小肚鸡肠之人。” “可不正是?王先生并不曾讲他半分错处,还夸他叨天之幸,定是结了不少善缘,方能有所成就。” “家人不善,非他不善………张大人怎会是这等公寻私仇之人?” “小香楼的事情,人尽皆知,哪里抵赖得了?如何能说王先生拨弄是非,毁谤朝政命官?” 在这汴京城里,小报横飞,哪个达官贵人没有被百姓私底下戳过脊梁骨?但贵人自有贵人的肚量,少有人如此计较。 张巡此举,让人觉得着实上不得台面。 尤其当面被人顶穿身份,更是狼狈而尴尬。 他满脸青白不匀,双眼冷飕飕地朝辛夷看过去。 “哼!我道是谁,原来是郡王妃在此……” 声音未落,他大步迈过火炭,径直朝辛夷走近,炯炯有神地盯着她的脸,一双黑眸难掩复杂的光芒。 “敢问,张某可曾得罪过郡王妃?” 傅九衢:唉,张兄,你这作派终究是上不得台面,被百姓说三道四而已,听听便过了。 张巡:你少做好人,别以为我不知道,就是你们合起伙来整我,说我的不是~~ 傅九衢:……整你是整你,没合伙。 辛夷:你可闭嘴吧,你被人说得还少吗?劝慰起别人来了。 傅九衢:十一妹此言差矣,我这不叫劝慰,叫“伤口上洒盐!” wap. /68//.html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