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天亮了》 (第2/2页)
疙瘩…” “声音一出来,脑子里是秦衣红色戏服” “一开始看张麟戏服女装抱着玩笑心进来的,听着听着心中越来越平静又越来越感动,真的是很感人的一首歌曲” “真的,越听越感动” “背后的故事令人泪目” “初听这首歌,最震撼的就是这句,位卑未敢忘忧国!” “以前的大师被称为戏子,现在的戏子被称为大师。” “我靠这个戏腔真的绝美绝美绝美呜” “……” 弹幕无比恐怖,直播间人数也在这一刻激增到了5000万大关。 张麟对着摄像头深鞠一躬后,看到李恏联袂王佳宁走了过来。 “谢谢,谢谢张麟带来的这首《赤伶》!” 竖起大拇指,李恏赞叹说道:“随着时代的发展,流行音乐的冲击,我们传统的戏曲文化关注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 但不得不承认,戏曲听起来真的是有韵味。 短短的几句,有着强烈的画面冲击,带我们走入了民国二十六年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 嗯了一声,王佳宁钦佩说道:“位卑未敢忘忧国,写的真是太好了!
有道是戏子无情,却不知戏子也有心,有捍卫民族大义的赤子之心。 张麟带我们了解了那一段历史,也让我们对当时的戏剧演员们致敬。” 鼓了鼓掌,张麟微笑说道:“他们是戏子,他们把最雅的自己展示给最俗地人们,赚取最俗的东西养活最雅的自己。 上了台,他们可以高贵若帝王; 但下了台,他们无一不卑微如尘埃。 俗人呼他们做戏子,是践踏,是鄙视,是嘲弄卖力演出着的他们。 他们呼自己做戏子,是无奈,是自嘲,是哀悼活在梦中却终将醒来的自己。” 王佳宁颔首,已经习惯张麟的出口成章。 话说刚才那一段,她还是措辞半晌才想出来的,可谓绞尽脑汁。 可是张麟一听到她们的话语,马上就能用如此语言陈述,不愧是名动中外的大才子。 不晓得被美人佩服,张麟自顾自说道:“请不要叫他们戏子。 他们是伶人,优伶。 在这个和平的的年代,我们渐渐的不再关注这最传统的文化。 现在的年轻人听得最多的是流行歌曲,我们把传统文化慢慢的丢掉了。 其实现在还有许多从事戏曲工作的老师们。 在老家的时候,我会看到他们有时候去演出,一场演出下来,越来越多的人中途离场。” 说话间,一张泛黄的照片呈现在大屏幕上。 只见在一露天泥土台上,明显是小号的张麟坐在小马扎上,身后是台上唱戏的伶人。 可以看到,看戏的人很少。 转头看向屏幕,张麟说道:“事实证明,我们没有静下来去感受传统戏曲文化之美,我们没有尊重他们。 看到这样的老照片,让人不知不觉红了眼眶,岁月流逝,但历史沉淀下来的文化在宇宙长河中愈发的熠熠生辉。” 话音落下,大屏上出现一位布满老年斑的老人。 字幕浮现,老人名叫吴亚玲。 她是黄梅戏女演员、华夏戏剧“梅花奖”的获得者、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黄梅戏代表性传承人,黄梅戏“五朵金花”之一,安幑省“四个一批”拔尖人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