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6章城破可随意屠城 (第1/2页)
第166章城破可随意屠城 曹cao在先锋文稷的引领下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攻破了济阴。 这是曹军自兖州叛乱之后第一场决定性的大胜,之前一直高度紧绷的曹军众将长长地舒了口气,然后齐声欢呼,一起抱在一起欢呼雀跃,欢庆这场来之不易的伟大胜利。 济阴重镇定陶告破,土地肥沃的李家故地乘氏也不战自破。 不少曹军士卒都动了赶紧抢掠的念头,可文稷王八吃秤砣一般表示谁敢抢我就敢打谁,不信你试试。 要是之前文稷算个屁,一个队率手下才五十多人,大家也不怕他的威胁。 可文稷南下斩杀桥蕤,这次又先登攻破定陶,帮曹cao收复济阴,这功劳实在是太大,连荀、郭嘉、程昱等人也毫无办法,只能一起上奏曹cao,曹cao表文稷为中郎将。 中郎将在之后官职严重通货膨胀的时代不值钱,但在此刻,曹cao麾下第一猛将曹仁才是厉锋校尉,文稷凭借着两次战功直接从一个队率一跃而起,成了曹cao麾下名义上的第一将,地位与夏侯、荀平齐! 按理说这样蹿升实在是有点过分了,但曹军众将愣是没一个不服的。 因为这一战不仅拿下了城池,更收获了大量的粮食。 定陶、乘氏这一带的春耕今年非常不错,大量的小麦还在田间旺盛地生长,只要再过两个月就能开始收获。 这次不仅白捡到了战略重镇定陶,更收获了这么多的粮食,曹军今年冬天终于不用再像去年一样吃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这对曹军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喜事,别说普通兵将,连荀都对文稷表示了感谢。 “若不是文子丰敢用兵,我等现在只怕还畏缩不前。” 是啊,若不是文稷不管不顾带着二百多人来攻打定陶,现在曹军可能还在鄄城猫着不敢动。 谁知道以狡猾著称的济阴太守吴资居然守都没守就直接把定陶乃至整个济阴郡给扔了。 反正荀才疏学浅,没听说过谁设埋伏能直接先把一个郡给扔了,还把己方切成两段。 曹cao兴奋极了,他已经迫不及待开始计划下一步的进攻! “吴资向山阳撤,说明吕布军必然生乱。 我军不如趁机西进,消灭张邈。” 理论上吕布军生乱,曹cao迅速东进,趁他病要他命是最好的选择。 可这样一来,张邈极有可能向西逃走,要是南下逃到徐州,只怕曹cao又要浪费很多工夫。 还是那句话,曹cao跟吕布只是两个诸侯之间的争斗,并没有什么不死不休的仇恨。 可曹cao对张邈那真是刻骨铭心的大仇,是一定要杀全家、鸡犬不留、杀个干干净净的那种。 杀张邈! 在攻破定陶的一刻,曹cao就已经下定决心,没有任何谋士能劝他。 荀和郭嘉也没有劝曹cao的念头。 从他们得到的情报看,吕布跟陈宫因为某事大打出手,吕布被陈宫偷袭打的鼻梁凹陷,陈宫更是被吕布打成重伤,兖州豪族人人愤恨,都要找吕布的晦气。 当下徐庶已经被吕布招为女婿,之后吕布徐庶肯定要回合一处在山阳跟陈宫大战。 如果曹cao此时动手先把张邈灭了,打通去中原的路,之后的事情将少了好多阻碍。 唔,而且济阴的事情荀和郭嘉都看出有问题,只是他们根本猜不出问题到底在哪,只能先找自己认为安全可靠的方向努力,出兵时郭嘉亲自镇守定陶,就算吕布偷袭也不怕。 张邈现在囤驻在陈留的雍丘县,据探子来报他们已经乱作一团,消灭他们易如反掌。 众人一致认为可行,只有一个人皱着眉头,吞吞吐吐地表示这好像有点问题。 这个人就是曹军新任中郎将,攻破定陶的首功之臣文稷。 文稷虽然对曹cao颇有怨言,并因为之前艾先生讲述的“天命”对曹cao的未来非常担心。 但他毕竟是曹cao的同乡,而且刚刚才被封为中郎将,他还是恪尽职守地指出了自己的担忧: “我以为,当务之急不是攻打陈留,而是……而是先准备秋收。” “哦,为何?”曹cao疑惑地问。 文稷硬着头皮答道: “我以为,吴资狡诈多智,秋收在即,其如此轻易地撤退,必有玄机,我等不得不防。 不如等秋收之后在做主张,以免遭遇不测。” 这次吴资撤退最诡异的一点就是没有把即将秋收的麦子都烧了。 一把火的事情,能有多难?留给曹cao一座空城才符合常理。 可城中的百姓都说吴府君仁义过人,就算是走也舍不得毁坏粮食,当时他还大哭了一场,放粮给百姓,真是一等一的无上好人。 文稷是不相信吴资是这样的人――他南下的时候在路上已经听张辽说起过吴资的种种卑鄙阴险。 尤其是吴资居然养了一条叫仁义的大狗,真是恶心地张辽这种身经百战的人都受不了。 这种人……你说他走的时候啥都不做? 水井没下毒,粮食没烧,就这么放弃了众多的战略要地,把即将收获的秋粮全都拱手让给曹cao,让曹cao吃饱喝足之后再去追击灭了他们所有人? 不可能,这绝不可能。 曹cao沉吟半天,叹道: “子丰是怎么看出这其中有诈?有何凭据?” “呃,这倒是没有。” 文稷真的没有凭据,他只是觉得这个计策很像徐庶的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