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殿中语,不入外人耳 (第2/2页)
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地听,等待您的教导。” 接受到了来自章邯的善意,相里卜扫清入殿时的颓唐,挺直腰板,目光灼灼,拱手行了一礼: “即使丞相今天不来找我,过些时间我也会去找您。 我们墨家从惠王时期先祖相里勤进入秦国已经两百年有余了,自认为没有失去先圣的风骨。这些年我们帮助大秦成就大业,并不是贪图慕求权力与金钱,而是因为只有天下一统、太平无忧,才能真正实现‘兼爱非攻’啊! 可是现在距离始皇帝平定六国才过去二十年,就已经是天下崩坏、乱象再起的局面。 卜想要重新达成先祖的遗志,使先圣的思想传遍天下,可是现在哪里还是始皇、惠王执政的时期呢? 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如同朽木一样立在朝堂上;禽兽勿如、蝇营狗苟的人却能站在殿陛下方食用君王的俸禄;狼心狗肺的人却比比当道,卑躬屈膝奴仆嘴脸的人纷纷执掌权力。 章邯啊! 卜倚老卖老想要询问您,这对于天下百姓来说是何等的悲哀啊!” “确实很悲哀!” 章邯脸上的笑意逐渐收敛。 这些话但凡漏出去一句,那群被指责是朽木、虫豸、蝇营狗苟的人就会将墨家生吞活剥。 他平静且凝重的点了点头,反问道: “因此钜子想要放弃实现先圣遗留下来的心愿了,对吗?” 反将一军! 章邯并没有按照相里卜设想的套路回答,反而直接跃出棋盘,将节奏重新掌握在自己手中。 放弃墨子遗志? 相里卜苍老的脸颊涨红,褶皱紧凑,露出愤怒的模样:“您是在羞辱我,羞辱墨家吗?” “既然不是,那请您宽恕我心直口快,我只是忧虑墨家会因此丧失继续奋斗的心啊!” 章邯垂下头颅以表达歉意,可随即便话锋一转,步步紧逼:“既然是这样,您为何要对我说这些丧气的话语呢?” 相里卜张了张嘴,哑然一瞬,不过很快反应过来,激愤的说道: “我只是在为黎民哀叹啊!国家如同河流,黎民好似鱼虾,当河流变得浑浊时,生存在其中的鱼虾又岂能独善其身?
人们常说:前车之鉴,后车之师。英明的君王与能力出众的宰臣懂得将历史当做铜镜,来吸取经验、明辨真理、判断是非。 而愚蠢的君王与没有真才实学的臣子却是目光短浅,只能看到眼前自身利益与得失,并不能借助史书使国家兴盛。 这就是二者之间比鸿沟与天堑还要遥远的差距。 丞相以为是否是这样呢?”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史正人,可以明得失;以史化风,可以清风气。 这有什么不对呢? 虽然是出自唐太宗李世民之口,但是其中的观念却是很多上位者都深谙此道,只是未宣于口罢了。 章邯点头,示意相里卜继续。 这位年逾花甲的老钜子咽了口唾沫,丝毫不觉得疲惫: “我们墨家自先祖相里勤之后,出了一位叫腹醇的钜子,他在秦国做官,可他的儿子杀了人。 惠王认为腹醇年纪大且只有一个子嗣,因此想要替腹醇的儿子隐瞒罪过。可腹醇却与惠王意见不一,他遵循秦法,也遵循墨家自己的法度,认为‘杀了人的要处死,伤了人的要受刑。’腹醇没有同意惠王的请求,还是杀了自己的儿子。 听完这些话,丞相或许以为卜在吹捧墨家,但其实卜只是想询问一句:现在的秦国还能找出一位如同先贤腹醇一般为了道义与法度,不惜亲手处死自己子嗣的官员吗?” 找得到吗? 恐怕是找不到了吧! 相里卜满是褶皱的脸颊上闪过一丝哀伤,高大的身躯微微坍塌,一股名为落寞的气氛笼罩着他。 他在为历代秦墨钜子、弟子付出的无数心血所感到惋惜,秦墨为秦国制造攻城器械、制造杀戮机器,只为了天下一统后渺茫的承诺:创造一个“兼相爱,交相利”的理想国度。 可惜! 终是覆水东流,终是满盘皆输! 甚至还背负了相助暴秦的骂名。 这如何能让他不哀伤呢? 章邯坐在相里卜身侧,只能看着这位年轻时背剑踏遍八百里秦川扫荡不平、跟随秦军攻灭六国收拢齐、楚二墨的墨家钜子满头银发颤动、笔直脊梁弯曲,却并不知道他心中所想。 不过,不要紧。 章邯回答了他最后一个问题:“钜子,我想……还是有的!” “嗯?” 相里卜侧过头,浑浊的眼眸中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欣喜。 还是入套了。 不过这次却是章邯自己走进去。 “如同先贤腹醇那样的官员,还是有的!” 相里卜:“何人?” “如果您相信的话……” 章邯并没有摆出刻意的姿势,他的态度一如既往,语气随和,脸上甚至还挂着一抹浅笑,就像是在说玩笑话:“我觉得,我能做到。” ………… 章邯站在殿门口目送相里卜离开,高大的背影逐渐远去,花白的发髻很快便消失在远处。 他脸上笑容渐渐收敛,深深的望了一眼相里卜离开的方向,随后才回到殿内坐下。 “关门吧!” 两名甲士应声将殿门关闭。 直到最后一丝缝隙合拢,章邯才揉着自己的额头缓缓吐出一口浊气。 “人老成精,人老成精啊!” 他摇了摇头,笑着将桌案上未曾摊开的帛巾收进袖中,双腿箕居而坐。 图纸并未给相里卜,时间太晚,仓促之下许多原理不能解释清楚,容易让后续的制作走太多弯路。 他还是决定明日亲自去一趟尚方署,顺便见一见墨家子弟。 正好瞧瞧他们究竟到了何种山穷水尽的地步,竟然能逼迫堂堂钜子在半天之内就将游说话术思考完备。 章邯的手指点了点桌案,虚虚用小纂写下一个‘法’字,而后又在‘法’字上打了一个叉,换成一个‘墨’字。 “野心不小啊!未曾想到这位钜子居然想效仿商鞅……” 变法变法,以墨代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