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一条最艰难的路 (第2/2页)
你这样做,就得必须同时面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所有企业疯狂的绞杀。 国外的企业必不可能坐视你争夺它们的利润空间,一定会竭尽全力利用自己的话语权来打压你、排挤你。 同时国内的企业也希望能通过同样的方法打破国外的垄断,让自己成为那个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所以他们也会想尽办法来拖你的后腿,甚至在你背后捅刀子。 可以说,这是一条几乎与全世界为敌、并且让人几乎看不到希望的道路。 但杨轻语为什么还觉得洪秀可以去尝试一下走这条道路呢? 因为杨轻语知道,旗袍的市场其实很大,而且由于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在国家层面上,它也会得到领导层大力的支持。 在地球上就是如此。 一开始旗袍只不过是满清一些贵族自己所使用的服饰,后来经过几百年的设计和改良,逐渐变成了在民间也流行的一种特色服饰。 1929年,它就被中华民国政府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 后来虽然在那段历史中有过一些反复,但是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审美观念的改变,到了1984年,它再次被国家指定为女性外交人员礼服。
到了2011年,它更是被征服批准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历次奥运会、亚运会以及各种国际会议、博览会当中,都多次作为女性工作人员的礼仪服装,随之风靡了全世界,在各国都有了一大批拥戴者。 所以说,旗袍的推广其实可以借助国家层面上的力量,并不一定非要由天禄公司或者国内其他的公司费尽力气来推广。 而一旦涉及到国家层面上的力量,那国外那些大企业即使再怎么反对,恐怕也无力阻挡旗袍在国际上逐渐流传,并且赢的更多地目光跟关注了。 于是杨轻语心里立刻冒出一个主意,对洪秀说到:“那么现在阻碍你实施这个想法的原因,是什么呢?” 洪秀知道她说的是什么意思,叹了口气,说到:“原因其实有两个……” “一是版权。我知道,旗袍这东西其实最早是从你这儿流传出来的,但因为这东西没有版权,谁都可以使用,所以我担心,如果我们天禄用旗袍作为自己的主打产品,那很可能遭到大量的盗版和抄袭。” “你知道的,国内在这方面维权的成本很高,就算有版权的情况下都很难维权,更何况是在版权公开、大家都可以使用的情况下?” “其次就是旗袍的市场到底有多大?老实说,对于这个问题我一直把握不准,因为作为我个人,我是很喜欢这种服饰的,而且我觉得它不一定非要在秀场或是正式场合,私底下也可以作为一种家居服饰来穿戴。” “但是这毕竟没有依据,而且这种服装也不太适合需要工作或干活的女性,导致它在平时的生活中可能会使用到的机会较少。如果无法确定它的市场到底有多大的话,那我们公司肯定不敢放开手脚去干……” “毕竟我们公司也有一定的规模,如果在无法确定市场的情况下就贸然转型,很可能会引起巨大的震荡,最终的结果,也有可能无法尽如人意。” 洪秀这么说也算是客气了,实际上,如果天禄公司贸然转型把所有的期望都押在旗袍上,而旗袍的销售又没能达到她们的期望,那么这家公司直接破产都是有可能的。 听她这么说,杨轻语也顿时明白了她的想法。 “其实我倒是觉得你的想法太保守了……”她忍不住说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