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共白头 (第2/2页)
卑鄙。却没想到方鼎威胁徐青漱,若是真相传出,刘家和徐家的名誉就全都完蛋了。 月黑风高,烛影惨声。 徐青漱瞪大了眼睛,茫然的看着空洞处。身体不停发抖,嘴唇咬出了血。手指死死抠着床板,留下血痕。 这何止是屈辱! 再后来,便是刘焕臣忽然闯入,大骂:“jianian夫yin妇!” 方鼎大骂道:“你算什么东西,没有这美佳人,谁会帮你脱罪!” 徐青漱面露绝望,不再言语。 多年苦读,刘焕臣是有些许儒家文气护身的。虽然谈不上修行的程度,但体魄不弱与人。 方鼎既然是县令,儒学应当不浅。谁知道刘焕臣一动手才发现,方鼎身上一丝文气都没有。结果出手就杀了方鼎。 徐青漱趁着刘焕臣受到惊吓的功夫,用棍子打晕了他。等天亮了就把刘焕臣从后门背出,放到门外。而徐青漱则是去自首了。 刘家夫人跟知县大人有染,私会时因小小的争执,刘家夫人错手杀了方知县。 徐青漱曾经为了救刘焕臣,将自己送到了方鼎的家里。这一次又为了救刘焕臣,只身抗下了杀害县令的大罪。 适逢大离迁都,于是作为杀人凶手的徐青漱也被押送到太平府,选个日子就要问斩。 徐青漱已经心存死意。 她想,到底是自己对不起刘焕臣,自己那样卑贱,肮脏。 这是自己做的孽,那就应该补偿。只可惜的是,再也没有亲口道歉、说明一切的机会了。
杀县令是大罪。 但这案子里有一个非常不对劲的地方,那就是方鼎身为儒家读书人,应当有文气文胆护体,怎么会被一个弱女子杀掉呢? 大离迁都之后,此案就交给了刑部司审。结果拿来吏部的档案一对比,结果却让人错愕。 死掉的方鼎,竟然不是方鼎。 于是真相最后才被揭露,原来这位县令方鼎是个冒牌货。当年真正的方鼎辞别徐青漱后,参加殿试,又主动选择去河水县,就是为了向徐青漱提亲。 只是回来的路上遭遇歹人,被杀身亡。那歹人发现了方鼎随身携带的委任状,于是动了歪念,顶了方鼎的名,成了河水县的县令。 但这依然改变不了徐青漱的死罪,因为杀人本就是死罪,不管是不是知县。 可徐青漱心中却安宁了。原来那不是方鼎,不是隔着墙和自己抚琴吹箫的书生,不是在懵懂中许诺未来的少年。也许他是翩翩公子,也许只是长相一般的普通人。那少年方鼎的模样,徐青漱想不到。 但不管如何,只要不是那冒牌货一副卑劣jianian诈的样子,就好了,就心安了。 只是现如今说这些又如何呢?已经回不去了。 太平府大牢里。 蟑螂和老鼠,尘土和稻草,时时有恐怖的哀号,空气里夹着挥不去的潮湿腐烂的味道。 徐青漱自觉污浊,不想解释前因后果,更不奢求原谅。只是这样替刘焕臣顶罪,也是得偿所愿。 刘焕臣至今都以为,徐青漱心中藏着多年前的那个少年方鼎。但他不在乎,他只想救出徐青漱,然后用时日慢慢的磨,磨掉别人的痕迹,让自己成为她的独一无二,举世无双。 但徐青漱自己心里知道,墙角下少年,终究只是过去。其实刘焕臣早已经在她的心中独一无二,举世无双。 只可惜,自己已经无颜去面对他了。 ....... 刘焕臣舌战群儒,战无不胜。 在他身后则是跟着小邪神、墨者、出马仙、邪祟等等,众人一路闯进了天牢。 儒生节节败退,竟然没有一个可以辩驳得过刘焕臣。特别是“重己”之说和道家至理的呼应,让儒生们根本束手无策。 最后一道玄铁门,小邪神一刀就劈开了。 刘焕臣踉踉跄跄的走进天牢,一间间的牢房去看,终于找到了心心念念的人。 只是...... 徐青漱靠在冰冷的石壁上,嘴角流出血来,已经断气。 是咬舌自尽。 已经死了有三个时辰,差不多就是刘焕臣开始闯天牢的时候。心存死意的她,就没想继续活下去。 徐青漱歪着头,脸上似乎还带着一丝释然无悔的微笑。手中紧紧攥着一张手帕,上面用血写着: “今朝已然同沐雪,也算此生共白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