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宋事_第八十章 迁都之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章 迁都之争 (第1/2页)

    谢处玭升任广州知州兼市舶使。

    接替他职务的人选,大家都没想到,居然是潘惟吉这个未及弱冠的少年。

    也就是说,现在小潘是广州通判兼市舶司判官,在地方上,那是位高权重。

    虽说国朝初立,赵二又有点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随性,但这样的任命都显得十分出格。

    所有人都有些惊疑不定,只有潘美、崇简等少数知悉内情的人,猜测赵二是出于一种补偿心理。

    “我们分分工呗,广州城内之事你管,广州城外之事我管,什么城防、市舶税等等,别来烦我,造船务、出海巡航这些事,就不劳谢大人cao心了,下官义不容辞。”

    潘惟吉接完旨意,站起来就对刚升任主官的谢处玭说。

    这小子十分拎得清,绝不插手军务、政务。

    也许正因为如此,才会让赵二放心把他丢在这里。

    接下来是最重大的任命。

    南下广州的江南水军就地成立靖海军,朱令赟被任命为靖海军都指挥使。

    赵崇简加了新职,兼任靖海军驻泊都监。

    朱令赟一下成了一方大员,其地位不比谢处玭差。

    当然,这二人实际上是互相牵制的,正好展现了赵二的帝王平衡之术。

    即便在靖海军,也不是朱令赟一人大权独揽。

    他和他的水军,除了潘美以外,又多了一个婆婆,就是驻泊都监赵崇简。

    崇简获得了实权,却没有任何品级上的加封。

    刘承珪口头传旨道:“赵崇简此次平定江南功劳不小,但临行前加封,已出人所望,算是提前酬功。所幸赵卿不负厚望,让朕得以不落人口实,特命内侍刘承珪传朕口谕嘉奖。”

    好吧,原来赵二觉得先前的提拔过头了,现在才来找补。

    估计也是感受到了压力。

    帝王也从来不是随心所欲,还得顾忌人心和朝议。

    尤其是赵小三成为一股不小的势力,赵二又下不了决心加以扫荡的时候。

    “你走后,官家有次在朝议上突然提出迁都。”

    刘承珪这话有点石破天惊的味道。

    “啊?啊,官家现在才想到,是不是迟了?”

    崇简的反应也奇怪,由惊到平静,再到好像早就想到有此一幕。

    刘承珪注视着崇简,缓缓道:“我希望你不要随意使用暗门去窥视官家,不然,有后悔的一天。”

    二人年龄相仿,目前阶段又都深得赵二重用,自然有点惺惺相惜的意味。

    但此话一出,彼此间都感觉到了隔阂、猜忌和防备。

    好在崇简及时反应了过来,微微一笑,轻描淡写化解了尴尬。

    “不是还有个南衙在吗?这些年,有人把开封府当做自己的地盘在经营,一听说迁都,还不极力反对?”

    南衙就是赵小三的开封府衙。

    崇简这话,提示得很清楚。

    在赵二的领导下,我们都有着共同的敌人。

    而这一点,不用去猜,更不需要暗门就应该心知肚明、

    “呵呵,那大人可知道具体情况?”

    刘承珪自然会顺着杆子爬。

    “愿闻其详。”

    崇简是真有些好奇。

    “是这样的,官家动议迁入关中,如汉、唐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