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赴任 (第2/2页)
么“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就可以牛叉一下。 我知道,当时情景是这样的…… 可惜,这感受没法说出来,哪怕面对当事人。 李煜夫妇连忙逊谢,并且反过来表示要向崇简求教,并举出崇简流传甚广的那首词为证。 自然是那首《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这让崇简再次汗颜,下决心以后要是迫不得已搞“创作”,一定要避开雷区。 崇简正想着了解一下两个高丽的国际友人安排得怎么样,就再一次迎来了宫内钦差。 一看,老熟人,竟然是王继恩。 不过这个老熟人却不愿和崇简多说话,宣了旨回头就走。 这一定是从赵小三那里得了什么指令,不再愿意和崇简虚与委蛇了。 呵呵,这正是崇简追求的效果。 也许只有他这个穿越客知道,已经到了图穷匕首见的时刻了,让赵小三有所顾忌是好事。 而且可以让大家明白,他赵小三和赵二并非一条心,使其无法在大变来临时轻易浑水摸鱼。
赵二的旨意倒是简单,也没有太出崇简意料。 靖海军驻泊都监一职由刘承珪代替,不日由太原方向直接下广州赴任。 崇简依旧担任三司副使,即日起赴三司衙门理事。 赵二在圣旨里毫不避讳地要求崇简发挥善于经营的特长,为大宋管好钱袋子,寻找更多扩充钱袋子的生财之道。 也就是说,他这个三司官员的主要任务不是算账,而是经营,通过经营扩充财富,最好能极大地充实赵二的封桩库。 就像崇简为自己搞钱的那些手段,以及极力主张的海上贸易,占城稻的开发,诸如此类,多多益善。 反倒是刘承珪的武德同知,并未落到早已准备接任的崇简身上。 刘承珪仍然兼任这一职务,想来是为了更好地加强靖海军以及广州的监察,让赵二有如臂使指的感觉。 尽管知道这一天迟早要来,崇简也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这是要在具体朝政上摔打摔打崇简了,还要尽最大可能地压榨他的剩余价值。 我还没有准备好啊! 他悲愤地想到,赵二在前次召见的时候故意不提及此事,就是要来个突然袭击,让他无法拒绝。 这,今后闲散之路被堵死了? 圣命难为,第二日,崇简就这样怀着绝望的心境去三司就任。 当然,第一件事就是认门。 好不容易转到了三司衙门前,硬着头皮向里通报,不一会儿有吏员出来,称长官要他登堂拜会同僚。 这就有点过分了! 要来个下马威? 来之前,他就打听过,目前主管三司事务的,乃是王仁赡。 也就是说,王仁赡才是正牌三司使,恰好是自己这个副使的顶头上司。 这是老熟人了。 武德使刘知信的前任,征蜀北路军都监,赵二的亲信,在蜀地就和崇简打过交道。 只是由于与主帅王全斌、副帅崔彦进等沆瀣一气,纵兵劫掠,荼毒蜀地,为崇简等检举揭发,以致东窗事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