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宋事_第一百一十四章 荐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四章 荐人 (第2/2页)

蜀国就没有安宁过,太祖、太宗、真宗三朝,不断有暴动和兵变。

    这让昔日“锦城丝管日纷纷”的繁华不再,后来在南宋年间,又成为宋金、宋蒙拉锯战的地方,实在是民生多苦。

    众人一听他这话有理,蜀地偏僻,所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很容易让人觉得天高皇帝远,产生觊觎之心。

    “好吧,就再听你小子一次,希望和上次一样,让蜀中转危为安。怎么样,你就再辛苦一趟?”

    赵二终于发话。

    听从了崇简的建议,当然就准备让他接盘。

    “官家,臣觉得不妥。若听信一面之词不对,为何却偏听偏信有人信口雌黄,就不怕他蒙骗圣聪,到了那边胡乱作为,拉偏架?一旦如此,蜀中局势就更不可控了。”

    赵小三实在不甘心,再次站出来阻挡。

    他这话意思很明显,就是提醒赵二不要放虎归山。

    那边可是眼前这小子的故地,全师雄是故交,赵崇祚是兄长,谁敢保证他始终不起异心。

    “哦,那你认为该如何?”

    赵二一愣,问道。

    心道,还是不管三七二十一镇压,生灵涂炭不说,大宋更是从此失去一个稳定的财富来源地,真是仔卖爷田不心痛。

    “臣以为……即便要派人,也要另外确定人选,可不能让偏袒一方的人去。”

    赵小三知道不能阻止派人调查这件事,于是就想在人选上做文章。

    “你们看呢?”

    赵二问旁边几个宰辅。

    薛居正几人不置可否,没有人站出来明确表态。

    凡是遇到赵氏兄弟的事,朝中重臣大多装聋作哑,避免选边站。

    尤其赵普去后,赵小三接班的态势越发有模有样,使得这些人更加谨慎。

    更有许多人暗地里向赵小三表了忠心。

    迁都问题的讨论就是一次测试,他反应出赵小三在朝中呼风唤雨的能量。

    像崇简这样的异类,大家都替他捏把汗。

    赵二知道问不出个所以然,最终还得靠自己乾纲独断。

    “兹事体大,一般人去了可不管用。要不然你们二人中去一个人?”

    他问的是沈义伦和曹彬。

    这二人都亲身参与平蜀,对那边的情况,熟悉了解不亚于崇简。

    “官家,我二人当日跟随王全斌行动,虽说拒绝滥杀无辜,但也得罪了不少蜀中人,甚至有人把我们当做了王全斌的同党。我们去,只怕激化事态。”

    二人面面相觑,显得十分为难,最终由沈义伦出列向赵二奏明。

    曹彬在旁连连点头。

    他是武将,更觉得不便。

    “那你们商量一下,马上推荐一个人。这事耽搁不得。”

    赵二似早有准备,出言道。

    最近这些时日来,他常常感觉力不从心,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在继承人的问题上,他依旧举棋不定。

    在过去不久的五代更替上,一再上演雄主去世,幼主或庸子继位,庚即被重臣推翻的戏码,给了他太深刻的印象。

    这常常让他噩梦连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