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圈禁 (第2/2页)
/br> 王继恩倒很积极,即刻治起了行装。 唯一特殊的,是崇简回去的时候,不是一个人,而是由刘知信亲自陪同。 到了赵府,刘知信告辞而去,但却留下了两个武德卒,把门将军一样守在崇简的门前。 这是圈禁了。 原来,出宫之前,赵小三突然发难,认为事情没有搞清之前,朝中凡与蜀中有牵涉的,都应接受审查。 尤其是全聚德、赵崇简二人系告变对象亲属,更应当加以严密控制。 这样,既可以防止内外勾结,摇动过本,又可以牵制全师雄、赵崇祚,如此等等,反正就是一举多得。 此刻,被圈禁的崇简正在思考目下处境。 赵二听从了赵小三的意见,说明他多少还是有些忌惮。 但他又让崇简感受得到,这些措施只不过是做做样子。这就是作为君主,高明的驭下手腕了。 在这件事上,众人均以为崇简吃了大亏,却不知崇简却在暗自得计。 这来源于信息差产生的行事逻辑差异。 崇简猜测,赵小三终于通过上不得台面的方式困住了他,让他遭受怀疑,一举一动受到监视,目的就是让他无法处处狙击赵小三,妨碍其上位。
自从打发走了赵普,目前,真正敢公开跟赵小三叫板的人,就只剩下崇简。 不摁住他,晋王殿下的威信就大打折扣,这对其所谋大事的影响不可谓不大。 赵二已年届花甲,在这个时代已经属于高龄,加之戎马一生,战争给予其身体不可逆转的损伤。 近年来,健康状况更是每况愈下。 在崇简回来前,为攻伐北汉做准备,赵二专门去了一趟西京洛阳。 但回来以后,身体更是明显不行了,掩都掩饰不住。 估计赵小三也感觉到赵二剩下的时间不多了,他们的老爹赵宏殷也没有活过六十岁。 所以更加迫切地需要压制住蹦跶得越来越凶的崇简。 想来他会授意去的人故意拖延,迟迟不得出结论,好拖住自己,任他辗转腾挪。 最好借此凸显崇简的降臣身份,引得朝中上下猜疑不定,哪怕是赵二依然对他信任有加,也无法委以重任了。 想到这里的崇简不禁冷笑。 根据他来到这个时代的状况判断,只要自己无法干预的部分,历史就会顽强地按照自己的惯性前行。 而生老病死,属于大自然各种生物的铁则,崇简自认,还没有扭转生死、让人延年益寿的本事。 除非提前改变这个人的人生轨迹。 遗憾的是,他还没有那么大的能量,来改变赵二的人生轨迹。 正是基于这个判断,崇简也在按照自己的想法展开谋划。 赵二的时间确实不长了,甚至比赵小三估计的时间还短。 历史上著名的烛影斧声就发生在开宝九年(976),具体的月份崇简记不清了,但估计是下半年,在宋军攻打北汉又一次接近成功的时候。 目下宋军再次围困太原,虽说久攻不下,但不可能僵持太久。 这就说明…… 此外,赵小三即位后,不久就宣布改元,虽说他急不可待,至少要在年底才好这么干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