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二章 君与士大夫共天下 (第1/2页)
正月底,靖海机械厂终于组装出第一辆四轮马车。 陈庆特意找来两匹高头大马,披红戴花的招摇过市,一路吹吹打打把新车送来李宅。 李墨知道这是广告宣传,却还是不得不被迫营业,当众亮相配合了一把炒作。说到底,靖海机械厂也是自家产业。 眼前这辆车,与李墨最初的设计稿已经完全不同。 底盘的核心部分没什么改动,但是上层外观和内部装潢,完全抛弃了李墨设计稿里那种西式简约风。 有了足够结实的四轮底盘,在上面放一座追求享受的移动客房,对于宋人来说,完全不叫事。 现在的马车,从外观上看,就像是一座可以移动的中式小阁楼。内部布局结构,大量参照了武德号游艇的客房。 整个生产环节和测试过程,李墨一直都保持着高度关注。现在的成品车状态,他都不用多看就了解的一清二楚。因此只是走流程看了一圈,就表示很满意。 然后陈庆高调宣布,靖海机械厂四轮马车正式下线,从明天起,将陆续向预定客户交付。同时也开放预约订货,有意者请到陈氏酒楼商谈。 从随后几天的反馈来看,这一次的宣发可以说相当成功。就算那些大部分闻讯而至的客户都被价格震惊,一时半会难以抉择。但是只要进了陈氏酒楼的,多少也能谈下几桩业务。至少也能住几天,享受几桌酒席。多多少少,都有钱赚。 李墨这边,从二月起,就陆续往京城解送物资。 运送的车子,已经全部配上了四轮底盘。不但载重更大,而且更省力。最关键的,是更省钱。 这时候,李墨就见识到了陈庆所说的潜规则,也明白了勋贵是靠什么赚钱。 以前陈家商队出行,仗着陈父的官威,一路上安全倒是能保障。可无论经过哪座城,都照样需要缴税、打点。 这次借助李墨的靖海侯府认旗,整个商队一路招摇,不但不用缴纳过路费,甚至还能免费蹭住驿站。光是这一趟省出来的银钱,就不是个小数。 而像李墨这样的侯爵,认旗仪仗甚至没有次数和范围限制。也就是说,只要有侯府认旗,他可以在全大宋范围内,免费行商。 这也是为什么,总能听到有些八杆子打不着的人,打着各路勋贵旗号的缘故。问就是远房亲戚,实际上呢,大多数都是为了赚钱。 这些勋贵赚的是什么钱?是商队沿途节省下来的各种开支。而这些费用,原本都应该是上缴国库的! 换句说话,大宋的勋贵们,就是在用这种手段,“合法”的截流国库收入! 书斋里,原本在对弈的林锴和王诚,听到李墨这番话,棋都不下了,品着茶旁听这难得的现场讨论课。 这种场景,在李宅很常见。往往是遇到个什么事,明心有所疑惑提出问题,无论旁边有没有人,李墨都会及时做答。早前这些人偶尔还会装着回避,后来习惯了,偶尔还会插几句,提出自己的见解。 明心在这样的环境中,无论是学术还是见识,都涨的飞快。林锴老夫子发现李墨完全不避讳,也悄悄把自己孙子带在身边,经常蹭着听课,至于能学到多少,那就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李墨今天来游说林锴老夫子,想忽悠着老头一起北上,继续给明心授课。不过老头年纪大了,感觉自己时日无多,就没答应。 李墨退而求其次,许诺帮老头在附近置业,让老头安享晚年。然后让老头保持与明心之间的联络,无法面授,至少要保持函授。毕竟像老头这样的大儒,全大宋也没几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