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2章 游说! (第2/3页)
带点那边特产,龙眼、红茶、茯苓膏之类的,其实也就是个意思。 老人家是华侨出身,老家未必回过几次。 对老家的产物,不一定稀罕。 两人坐下后,先是客套的交谈,随后进入专业领域的会谈。 幸亏邢宝华功底扎实,回答得头头是道。 简直是和导师答辩似的。 回想当年答辩的时候,还自嘲那是哔哔乱杀的答辩现场。 我负责哔哔。 导师负责乱杀。 那时候怎么熬过来的,回想一下还真如同打地狱级副本。 李博导很满意邢宝华的学识,还以为国内来的大牛,要是知道他学历,不知道会不会血压高升? “你的意思是请我回去?” “是的,李姨!”邢宝华从开始就晚辈相称,人家也没纠正。这厮就厚着脸皮喊。 “我在国内建立一座大型的实验室,目前项目很多,最主要的研发是光刻机升级。争取进入第二代级,研发微米以下的芯片,真正进入纳米级?”邢宝华说道。 “这条路不好走,很艰难。” “这个我知道,所以我要狠狠地赚钱,来养这些研发,所有研发十年百亿。只要我的工厂不倒,未来会拿出利润的15-30%搞研发。” 李博导点点头,随后又说起她的项目也很费钱。 这点邢宝华早就想到,干超导的没有雄厚的财力根本撑不住。 就说稀土研究这一块,从选料到提炼,再到实验用途上测试,光这个测试就需要反反复复地研究。 这些东西都是用钱积累起来的。 所以,实验室出来的产品,往往高于量产化的价格N倍上。 别看实验研究成果了,但要量产,还需要好多年。 如果把李博导拉入伙,邢宝华都给她准备好项目了,第一个内存颗粒芯片的研发,第二光感芯片的研发。 并不是让李博导去设计芯片,估计人家也不会啊! 材料才是重要之处。 有了好的材料才能完成芯片的架构 为何现在的内存低,最主要还是材料原因。 邢宝华知道大容量的材料内容,但不会做,只能请专家提炼出来,再经过深层的加工,完善。 最后再上光刻机,做出想要的芯片来。 材料是关键,光刻也是关键。 如果拿到大容量的内存颗粒芯片,邢宝华还要啥机械硬盘,直接上固态。 不管是运行内存,还是固态硬盘,对于邢宝华下一步计划都非常重要。 多元化的多媒体设备,用在手机还是MP3、4、5和电脑上,自己花钱收购的那些版权,将很快实现盈利。 内存制作的含量要比芯片低,只要投资,国内的设备能跟上,哪怕邢宝华淘换来的国产光刻都能制作。 关键还是得有人带啊!李博导正合适,也正对口。 按照原先的历史轨迹,李博导会在八十年代末回国做研究,上来都是高职位项目领导。 再说人家是也大美子国外籍院士。 很疑惑她没进入咱们国内的两院,就说申请四次。不知道为何原因,都没成功。 提前把她请回去,算是截和吧! 自己给她一个很大的项目让她带,资金管够,说不定咱们在材料学领域能提早好几年呢? 李博导问邢宝华的理想是什么? 这厮很不要脸地说,要推动民族科技发展,不受别人卡脖子等等。 说得很大气,让人听着和热血。 邢宝华承诺李博导要是带着团队回去,待遇方面比大美子国待遇高一倍,第一年先拨一亿美金,先研究着玩,找对方向后钱不够继续拨。 甚至说出内心心疼脸上高兴的话,哪怕李博导一年给他花十亿,他都不在乎。 这牛吹的,老毛病又犯了,嘴还是不把门。 成功地把李博导给游说回去,对方说要交接一下辞职,在问问跟在她身边几个学员,愿不愿意跟她一起回国做研究。 双方都留了联系方式,邢宝华到时候会安排她的形成。 无非就是头等舱,豪华车接送,也就这点能拿出手,他还没豪到花钱去买私人飞机送人。 自己没有个几百亿,他都不好意思弄架私人飞机。 从这边住一晚上,邢宝华直接去希捷公司。 如果邢宝华不着急,可以穿越整个大美子国去西海岸。 可惜,这厮穿来之前,就来过好多次了。 直接飞到加州旧金山。 从旧金山往南,是电子天才们的聚集地。 硅谷就在哪儿。 世界上着名的几家电子公司都聚集在这儿,大苹果,英特尔、惠普,仙童等等。 后期软件公司也不少,脸书、雅虎,谷歌等。 前世邢宝华没少来,这次来再次看看,淘换点东西啥的。 希捷公司在硬盘上,做的确实好点,别看IBM也做,但没人家研究得透彻。 其实这时代质量和容量都大差不差,只是IBM玩的太杂,后期没怎么专心做而已。 见到希捷主管,聊几句就开始参观工厂。 最后到办公室,坐下来详谈。邢宝华代表大米科技,电脑厂商,需要大量的硬盘。 当然现在连毛都没有,可早早地备货,还是有好处的。 希捷问邢宝华一年能订购多少?这厮张口胡说八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