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86章 厂大会 (第2/3页)
机月生产7万部,加上几处代工企业,总共达到月产23万部。 寻呼机现在月产能达到33万部。 录音机几个型号比较少,所有型号才12万部,高端的大米x超薄系列月产不到3万部。 学习机现在月产8万台,这是根据市场销售量调配出来的。 电脑车间是整个工厂生产最少的部门,笔记本和台式机一个月在两万台左右。 各个车间三班倒,生产稳定。 邢宝华又问了电脑出货量,得知笔记本的销量是最差的,目前挤压不少。 邢宝华在本子上记录下笔记本的销售情况和遇到的难题。 其实就这点产量,如果分配到代理商那边,完全能消化。 可还是出现了挤压,这就需要找原因了。 没有很强的竞争对手,还卖不出去,必须找到原因。 最好卖的还是手机和寻呼机,这两款产品供不应求,厂外面不少等着排队的代理商的人等提货。 其实刘全早就想跟邢宝华说说,暂时停几条卖不动产品的生产线,改动生产线生产销售最好的产品。 加上邢宝华忙,注意力没放在生产上,趁着这才开会提了提。 邢宝华摇手保持目前生产状态。 积压的货,他会想办法。 除了生产方面的了解,还有目前建设的进度。电子厂扩展很大,有点盲目了。 之前邢宝华就想求稳,保持目前的发展,调整好状态再进一步扩展。 越是遇到市场需求,就不能盲目。 不管是ibm还是摩托的管理方案,总不能靠外人,需要时间等自己人学会,才能把高昂的学费节省下来。 外人只会给提意见,而不是参与到综合的管理当中。 所以,以后的路子还得靠自己。 高层会议在邢宝华的主导下,开了两天。 这也引起不少关注。 毕竟靠电子厂吃饭的企业太多了,电子厂有点动静就能带动不少生产力。 大部分以为电子厂要出台新计划,上新项目。可他们不知道电子厂接下来要保守的发展。 这点上老外两家团队是支持的。 毕竟已经深入了解电子厂的发展,拿人钱财为人消忧。 所以在后续的计划中给邢宝华提了不少建议。 老李厂长有几次想要给邢宝华汇报点事情,可惜都被一些事情耽误了,加上这才开会也导致没法说。 第二天继续开会的时候,ibm、摩托团队也加入进来,他们主要是听和提建议,而不是有什么决定性。 当邢宝华刚主持开会的时候,有个陌生人端着茶杯,腋窝下夹着个本子走进来。 一身深蓝色的中山装,在衣兜还别着两支钢笔。 四个兜啊!这种板正的装束,邢宝华是好几年没见过了。 现在大家都穿西装了,这种装束走进会场有点格格不入。 李厂长见到来人,主动站起来,说道:“老孔来了,先找地方坐吧!” 邢宝华差异地问道老厂长:“干嘛的?” 自己才出去多久啊!回家来,管理层干部出现个陌生人,他这厂长有点失职。 再说,回厂也有三两天了。没人告诉他啊! 在老李厂长主持工作中,添加管理层,应该会找自己报道说明身份和职务? 怎么导致现在一头雾水? 老李厂长赔笑着说道:“这件事应该在你回来的时候找你汇报一下,见你忙,也没说上话。” 邢宝华点点头,见老李厂长稍微靠近弓腰凑到跟前小声说道:“厂里不少d员,成立一个支部。这位就是厂知书,还是市里团部下来的。” “?”邢宝华好几个问好? 侧头地看着老李厂长? 老李厂长叹口气说道:“这事儿回头我再给你详细的解释,一句话两句话说不清楚。” “他进来开啥会?谁通知的?”邢宝华问道。 李厂长摇头,随后转头看向薛主任和刘主任,两人都摇头。 邢宝华挠挠脑袋,再次看向那位姓孔的知书。 成立支部,邢宝华不反对,还得双手支持。 他厂里的职工啥的,成员都比较复杂,尤其那些转业下来的,d员不少。 但这种就超脱他的掌控范围了。 尤其是空降,招呼都没打。心里很不舒服。如果可以,他宁愿是熟悉的人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